第四百七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3页)

……

就在慕容信长去面见张昭的时候,虎七郎等二十来人,也已经到了后晋的泾州,马上就要进入原渭州了。

现在后晋的彰义军节度使,已经把署衙迁往了远离渭州的宁州,因为渭州实际上已经被凉国给掌握了。

渭州刺史武鹰儿的兄弟武果儿,就在凉国鹰扬镇任都指挥使,凉国张天王更在渭州就有上万亩的良田。

镇守渭州的彰义军兵将,说是朝廷之兵,但实际上暗地里,都在拿凉国镇军一样的饷银,哪还会听后晋朝廷的命令。

虎七郎等人在陕州得到锦衣使者暗线的接应之后,还是扮做了贩卖锦帛往河西去的商人。

毕竟他们是私自脱离队伍回河西的,加上带了大量的财货,这时候后晋境内盗贼四起,可是一点也不安全。

牙兵牙将直接为强盗的也不少,装扮成行商就可以和行商们一起出发,人多要安全不少。

过了陕州之后,除了虎七郎等所在的这一百多人行商队伍以外,还有大量的灾民,跟在行商队伍后面往凉国去。

他们大多衣衫破烂,蓬头垢面,往往成家族一起,男丁在外,妇孺则被围在中间。

但除了那种身体确实强壮的以外,几乎没有老人存在。

作为在安西长大的虎七郎,还有些不太了解,问了一下才知道。

在遭到这样恐怖的大灾后,逃难前,稍微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者留在家中,把生存的机会留给子孙。

因为他们少吃一口,子孙就多一口活命的粮食。

而且这些灾民跟着行商队伍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安全。

而且行商们有时候也需要一点人来打下手,比如洗刷骡马,帮忙煮饭等,他们可以混点粮食活命。

“七郎君,七郎君,前面有人拦住路,把崔三他们都抓走了。”

虎七郎正要啃两口干饼子,一个商队的伙计,连滚带爬的跑了过来。

崔三并不是虎七郎他们这二十来人中的一员,而是一个灾民,能认得几个字,有时候帮助商队写写算算。

他娘子则侍弄得一手好饭菜,在为商队做饭。

比起外面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灾民,崔三一家子算是好过不少。

“是哪来的人?如此蛮横?敢抓走天王的人?”

现在的关中,有个特别现象,凡是往河西当面去的灾民,都被称为了天王的人。

关中的将官虽然敢贪墨张昭拨出的钱粮,但是没人敢明目张胆阻挡灾民去河西的。

“不知道,不过看起来不像是邠州的牙兵,有几个官上在,虽然抓了人,倒是没有打骂。”

伙计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那些人。

虎七郎飞速骑上马儿,跟着商队活计就往崔三被抢的地方跑去。

他虽然断了手腕,但为人古道热肠又处事公允,在商队中很快就有了威信,大家遇到了什么事,也很乐意找他解决。

等虎七郎赶到的时候,他才知道商队活计那种奇怪的感觉从何而来的。

因为这个抢人的画面,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不是那种一群人凶神恶煞的最,灾民则被吓得狼奔豕突四处逃窜。

而是几十个背弓持枪的汉子堵在了邠州城外,一个个在盘查身份,然后把他们看中的人,直接留下。

这些人的首领,是个身穿棉袍的汉子。虎七郎一看这人,就知道他肯定跟凉国有关系。

棉袍这种玩意,普通人现在根本弄不到,因为现在凉国对于棉花还在进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大部分的棉花,都被做成了棉甲。

在那个首领背后,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满了字。

虎七郎知道那是石碑是干什么的。

七年前,他跟随天王入关中平乱,彼时泾州被乱兵所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