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称孙不称臣(第2/4页)

他们父子三人在西京洛阳,随意杀害官吏、百姓和路过行商,仅仅是为了搜刮钱财。

下面的河阳三镇节度牙兵也有样学样,搞得洛阳人迹罕见犹如鬼城,比被百姓成为瘟侯的杜重威,还不招人待见。

此刻,见冯道都说要处置杨光远了,一众文武官吏纷纷落井下石。

众人都直言杨光远该杀,不过,反倒是一向好慷慨激昂之语的景延广,有不同意见。

因为他深知杨光远虽然天怒人怨,确实该杀,但同时也把河阳三镇的牙兵养的彪悍无比,也得到了麾下这些牙兵的支持。

因为西京洛阳及周围,实际上是杨光远父子与河阳三镇的牙兵牙将共享的。

这要是有数千忠于杨家父子的牙兵,披甲守护西京一带,那也并不是朝廷军队能够从容剿灭的。

此刻石重贵刚登基,一旦战事迁延,就容易生变。

是以景延广赶紧出列,对着石重贵施礼说道:“陛下,以臣来看,杨光远未露反相,不宜操之过急。

而且陛下新近登基,就杀前朝勋臣,恐有伤陛下名誉。

邺都留守杜公乃是陛下姑父,更是先帝信重的老臣,不如将杜公调往西京担任留守,再将杨光远调往邺都作为留守,想来他一定乐意。

石重贵身边的中书舍人冯玉皱了皱眉,出言说道:“邺都乃是国家繁华所在,户口繁盛,更是东京北面门户。

杨光远此等人若去了邺都,危害远甚在西京洛阳,臣为陛下不取也。”

景延广听完,冷冷一笑,这冯玉乃是石重胤正妻冯氏的弟弟。

冯氏颇有美色,在石重胤被李从珂杀了之后,就跟石重贵滚在了一起。

现在石重贵刚登基,冯玉竟然就抖起来。

“但凡节帅移镇,还从未听闻有谁能带数千甲士一起移镇的。

杨光远离开西京洛阳,最多也就能带三五百人,待彼行至东京附近,陛下就可改命他为平卢节度使。

杨光远若是同意,那是陛下宽容,放他一条生路。若是不同意,要剿灭也易如反掌。

“此言大善!”石重贵学着石敬瑭曾经的样子,拍了拍御座的扶手赞叹道。

景延广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一下就消解了石重贵两处担忧。

一是杨光远居心叵测。

二是杜重威身为他的姑父。驻守在邺都的紧要之地,至今也没有派人来恭贺他登基。

若是能借着解决杨光远的机会,把杜重威从邺都调出来,也可以免得生变。

讨论完了杨光远的事情,现在就轮到契丹和凉国张昭了,但众人都非常默契的没有去提凉国。

因为在座的都是老狐狸,他们也看出来了,张昭虽然言辞激烈,但反对的是石敬瑭向契丹称臣和割让燕云十六州州,并未说要反对朝廷。

而且张昭的这份意见,与大宁宫中的很多人,比如景延广等正好相合。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张昭在旗帜鲜明反对石敬瑭卖国之前,所营造的人设是十分成功的。

在绝大部分人眼里,这位突然之间崛起于河西的凉王殿下,是一个身上带着浓厚大唐色彩的人。

他所讲究的那些忠义仁善,放到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格格不入。

若是倒回去二百年,放到大朝正兴盛的时候,倒是正好恰如其分。

所以这些人在心里,其实是把张昭当成了一个昔年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那等人的。

沉默之中,还是冯玉首先开口说话了,“如今陛下已经登基,前往契丹报丧的使者,应该要出发了。

先皇父事契丹,其实并不是多么耻辱的事,因为昔年契丹昇天皇帝阿保机,曾与武皇帝约为兄弟,宫中太后乃是武皇帝孙女。

先帝虽然年长于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但以父事之,恰恰是遵奉了伦理纲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