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儿皇帝之死(第2/3页)

没有办法的耶律德光,又只能派使者再次南下东京,责问石敬瑭,要求他命令刘知远,将白承福等部放归契丹。

石敬瑭没办法,只能派人给刘知远下令。

结果,契丹使者带着石敬瑭的圣旨前往晋阳,刘知远照例避而不见。

石敬瑭没办法,只能派亲信,刘知远的旧识张澄前去调解。

刘知远躲不掉,干脆当着契丹使者的面痛斥石敬瑭卑躬屈膝,直言白承福等人,早在大朝时期就已经是唐儿。

现今他们不愿意在契丹生活,矢志归唐,他刘知远势必不可能再将他们驱逐。

怒火万丈的契丹使者,第三次回到东京开封府,这次更带来了耶律德光的厉声斥责。

此时,石敬瑭已然病重,十余天不能起床。他只能流着眼泪,在病床上对契丹使者说道。

“河东刘知远,譬如家中逆子。孔武有力,不听父言,如之奈何?”

说实话,这真是凄惨的不行,堂堂的天子被各方逼到了这个份上。

上边有契丹这个暴父毫不客气地催促,下边有刘知远这个逆子,根本不管石敬瑭的死活。

儿皇帝被夹在中间,受尽屈辱却无可奈何。

而在契丹使者无奈走了之后,受到刘知远和张昭双重打击的石敬瑭,就撑不住了。

大宁宫中,一根儿臂粗的蜡烛,却只跳跃着昏黄的灯光,仿佛就预示着石敬瑭这个后晋王朝的命运一样。

冯道被人从家里叫了起来,连夜入宫,心里就知道事情很可能不妙了。

等他到的时候,石敬瑭的脸色更印证了他的判断。

儿皇帝背靠在胡床之上,后面是两个宫女用力扶住,才让他没有倒下去。

脸上并不是惨白色,而是一层看上去就不太健康的金纸色。

见到冯道进来,已经说不出话来的石敬瑭,赶紧让内侍将年仅一岁多的第七子石重睿,抱到冯道的怀中。

昔年张从宾之乱时,已将石敬瑭的子嗣斩杀一空,这个一岁多的石重睿,就是石敬瑭的独子了。

左右的内侍宫人,看着石敬瑭的样子,尽皆流泪不止。

这儿皇帝虽然无耻,大节有亏,但对身边的人还是不错的。

左右看着石敬瑭让人把石重睿抱到冯道的怀中,他虽然没有说话,但众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冯道看着石敬瑭,想着以前石敬瑭对他的恩遇,虽然心里恨不得马上将石重睿摔到地上,但最终他还是没有这么做。

只是不免心里长叹一声,郑王石重贵,已经二十七岁了。

虽然算不得什么英明之主,但也有守成之相。

况且,就算石重贵没有能力,但那也比一岁多的石重睿要好啊!

冯道只能在心里暗想,若是他能留得石重睿一命,那也就不枉石敬瑭与他君臣一场了。

至于扶持石重睿上位称帝,那是想都别想,他冯道就是想,也办不到。

石敬瑭虽然不能说话,但看见冯道的神色,也看见冯道并没有将石重睿放到地上,还是紧紧抱在怀中,心里立刻就安稳了大半。

他知道冯道即便不能扶持石重睿为帝,至少能帮着保住石重睿的命。

因为他知道养子石重贵,并不是那么心狠手辣的人,只要有人劝谏,定然不会硬要害石重睿。

唯一可虑者,就是石重贵喜欢听慷慨激昂之言,又对自身的认识有所不足。

恐怕他死后,石重贵会去招惹契丹人。

想到这里,石敬瑭用尽全身的力气,把手略微的抬起来。

只是嘴巴里面一个契丹的契字,始终卡在喉咙里,无论他怎么用尽全身力气,但就是说不出来,只急得满面通红。

身边的内侍,赶紧过来为石敬瑭捶背,冯道这才放下石重睿,向前走了几步,想来听听石敬瑭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