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姓盟誓(第2/3页)

李忠超是最早投靠张昭的人,他孙子李孝节还入了张昭的义儿军。

当然知道张昭是什么意思,于是膝行出列几步,然后把头杵在地上大声答道。

“臣家原本居住在鄯州以西,吐蕃欺压我等甚重,则天大圣天后如意元年(692),得则天大圣天后恩典,迁原州附近居住,始才得以逃脱吐蕃魔掌,繁衍生息至今。”

“野利丰,你们家又是何时迁到威州居住的?”张昭又把手指向了威州党项诸羌首领野利丰。

“臣家原居住于轨州(松潘)的高山之上,被吐蕃东岱压迫,幸得大唐高宗天皇大帝恩典,于永隆元年(680)迁移至庆州,后又迁到庆州西北威州居住。”

早就被归义军控制的野利丰也赶紧出列回答,这下众人都有点明白,张昭说的承何人恩典是什么意思了。

他们这些党项,原本都居住在青塘高原的雪山上,崛起的吐蕃帝国把他们视为奴仆,确实是承了大唐的恩德,才得以摆脱控制,到中原的富庶之地来繁衍生息。

“李延嗣,你们东山部党项,是什么时候到庆州的?可知是谁的恩典?”张昭继续问向了庆州党项李延嗣。

李延嗣的父亲在李元在,被阴圆柱逼迫以庆州抗拒定难军,又被指责转卖军用物资后,就被撸了一切官职,被张昭安排到凉州养老。

庆州党项现在是李延嗣和弟弟李延礼,各自掌握一部。

“臣祖先居于西海边(青海),也是天皇大帝永隆元年承恩内迁。

大朝的广德二年(764),回鹘人仆固怀恩反,臣祖拓跋乞梅入朝参拜代庙皇帝,得以再迁庆州膏腴之地,始称东山部。”

“看来你们还是知道的,还知道自己是为什么,是承了谁的恩德,才可以到朔方膏腴之地繁衍生息。

我常听闻,有人说此地乃是党项人的祖地,哼!”

张昭冷哼一声,重重的拍了下面前的桌子,“你们的祖地,那是在青塘高原的雪山之上,不是大朝各位陛下恩德,你们还在被吐蕃人当成奴儿,还在雪山上苦熬。

从今以后,某要听到谁再敢说朔方、关内道是他们的祖地,那某就把他全族给迁到六月飞雪的青塘高原,让他们回他们的祖地,去尝尝滋味如何?”

党项诸首领一听,顿时噤若寒蝉,这时候的青塘高原说是六月飞雪,那可一点都不是在夸张,而是在描述实情,现在迁回去,还不如死了算了。

“我等不敢!谨记大王教诲!”吓坏的众人,赶紧表态。

张昭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指了指跪在最前面的李彝敏。

“某,最喜欢的就是知道报恩,不忘本的人,李彝敏,你上前来!”

这个被李彝殷的横山步跋子押着不得不断后的李彝殷从弟,是最开始投靠张昭的定难军李家人。

虽然招降银州没成功,但总算替张昭招降了宥州李彝俊和地斤泽、沃野泊的党项诸部。

“虽然李彝超、李彝殷兄弟心怀不轨,不但拒绝移镇,还强占朝廷的盐州和十余盐池。

但当年你祖上拓跋思恭、拓跋思忠兄弟,忠心为国,立有大功。

某虽然发大兵诛灭不臣者李彝殷,但不会追究所有人。

今日就赐还你李彝敏这一支平夏部族人四千,任命你为盐州刺史,督监花马池,以延续拓跋思恭、拓跋思忠兄弟香火。”

张昭这一招,是十分高明的,既显示了他不是为抢占定难军财富,才来攻打夏州,而是替朝廷惩罚不臣。

又让李彝敏等已经被打成了奴隶的三千人,在此时突然获释,他们的感激之情可想而知。

这李彝敏自投靠以来,还是十分恭敬的,给他点好处,任盐州刺史的虚职,然后主要负责花马池的青盐生产,也足够酬功了,更显张昭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