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开太平(第4/5页)

张安世道:“姐夫,这个好办,我过几日,便拟一个人选。”

朱高炽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暗示道:“要雷厉风行的。”

张安世道:“肯定雷厉风行!只是有一些人,可能官职比较低微……让他们直接……升任,会不会……”

这可能涉及到,连续跳好几级的情况了。

“这个无碍。”就在朱高炽犹豫之际,杨溥毫不犹豫地道:“其实只要让他们暂试即可,朝廷本就有‘试知府’、‘试知县’的先例,可暂不增级品,先试任,若是果然堪用,再令其转正即可。”

张安世道:“还是杨学士懂得多。”

杨溥笑着道:“不过文官,倒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只是太祖高皇帝的时候,有‘试千户’的前例罢了,不过此等事,讲究的就是变通,太平府本就是开了先河,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现在要的只是实效。”

朱高炽微笑道:“你瞧,杨师傅将本宫的话都说了。”

张安世道:“这样的话,那么就算是敲定了。”

“不急。”杨溥却道:“其实还有一件事,没商议好。”

朱高炽道:“何事?”

杨溥道:“不必先任命太平府的人。而是……请太子殿下,先任命翰林官去任知府和知县……”

朱高炽:“……”

张安世好像一下子捕捉到了什么,眼睛好像一下子开了光,骤然明亮起来。

翰林官,去担任知府、知县,这显然是疯了。

一方面,翰林清贵,同样七品的编修,和七品的知县,表面上品级相同,实则却是天差地别。

说难听一点,区区知县,在编修的眼里,狗都不如。

若是让编修去,这等于是要杀人全家了。

另一方面,陛下刚刚罢了这么多知府和知县的官,而且这些人的子孙还为吏,由此可见,继任这样的官位,风险是极高的。

你能保证自己来年,粮食不会减产?而且不惹到天怒人怨的情况之下,还能朝着太平府的标准上缴一定的钱粮?

一旦到了来年,又是老样子,就意味着,可能这些新官,也要和他们的前任一样完蛋了。

张安世乐呵呵地道:“是了,是了,姐夫,你应该表示一下对翰林们的看重,他们不是最喜欢侃侃而谈的吗?若是直接任命太平府的官吏,他们肯定又不服。索性先任命他们,他们就一定好像死了爹娘一样。”

朱高炽不免犹豫道:“这样是不是有些……有些……”

他本想说阴损,可想到这是杨溥的主意……便不好说得过于直白。

杨溥微笑道:“若不如此,必然有人对太子殿下的决策阴阳怪气。要让人住口,就先任命他们。到时候,必然是人人推拒。”

“等火候差不多了,既然他们都不肯去,殿下顺势,直接任命太平府的人选,将来若是他们还敢阴阳怪气,太子殿下震怒,也就有了由头狠狠治他们的罪。既不肯为储君分忧,可如今另择高明了,却还敢胡言乱语,这便是不忠不义。”

朱高炽苦笑摇头道:“那依杨师傅而言,任命哪些翰林合适?”

杨溥气定神闲地道:“翰林院上下,下官熟的很,哪一些人……下官先拟一些人选。”

朱高炽道:“甚善。”

张安世不得不钦佩起了杨溥,这家伙……也很阴啊。

话说,古代这些人精们,都是这样黑心的吗?

杨溥似乎看出了张安世的心思,便苦笑道:“威国公,此非我狡诈,实乃庙堂中的事,波云诡谲。行任何事,都要有大义之名,要考虑一切反对的措施,先人一步,教人哑口无言,方可堂堂正正的顺势而行。这道义的旗帜,你不举着,别人就要举起来了。”

“啊……对对对!”张安世从善如流,如小鸡啄米地点着头道:“我懂了,受教,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