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血债血偿(第3/5页)

……

府衙里已是混乱不堪。

许多人已经躲起来了。

蹇义病重,同知范逸主持大局,他一次次召开会议,希望让这上下诸官能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能够同气连枝。

可每一次,他和黄欢都无语地发现,来参会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有人吓坏了,躲在家里,不敢出来。

也有人,想要收拾细软,准备落荒而逃。

可范逸只想笑,苦笑……

到了这个地步,跑?能跑到哪里去?

天涯海角,有容身之地吗?

这个时候,若是不尽力应对,不众口一词,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不过……有人跑了,也未必没有好处。

范逸气定神闲的样子,看着来的众人。

大家无不忧心忡忡的样子。

范逸端着茶盏,故作镇定地呷了口茶。

这个时候,他一定要镇定,若是连他都绷不住,那么其他人就真的作鸟兽散了。

范逸随即抬起眼,看着忐忑的众人,突然道:“吴县令怎的没来?他的县衙就在左近,其他人尚可以说路途遥远,途中耽搁,这吴县令,怎么说?”

众人面面相觑,倒是宣城县的县丞周向站出来,道:“范同知,今日清早开始,就不曾见他,不……是昨日正午之后,就不见他了。”

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范逸一拍案。

啪……

众人肃然。

范逸长身而起,他站起来,怒道;“好,是躲起来了吗?呵……不会也像某些人一样,收拾细软跑了吧?”

“只是……别的差役和司吏可以逃亡,他堂堂宣城县令,能跑哪里去?他跑得了和尚,跑得了庙吗?”

说到和尚二字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里都咯噔一下。

现在大家最怕听到的,就是和尚二字。

范逸随即又微微一笑道:“他若是跑了,这也很好。”

范逸背起手,踱了几步,接着道:“这是他先不仁,就怪不得我们不义了!”

“诸公……到时……这案子真查上头来,且这姚和尚当真是死在了咱们宁国府,那么……大家就众口一词,就说是这宣城县令吴之詹所为,将一切都推到他的头上,反正他是跑了的。”

众人一听,像是突然被打开了某个开关一般,便都打起了精神,一个个开始琢磨起来。

范逸看向宣城县的县丞周向道:“周县丞,他是你的上官,这事……能不能办?查一查他的官印是否在,预备一些公文,还有……查一查他平日的行踪,能成吗?”

周向众目睽睽之下站起来,想了想道:“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就怕……”

“你放心。”范逸微笑着道:“事情没有这样糟糕。姚和尚死在此,固然要龙颜震怒,可追访姚和尚的人,乃是刑部尚书金纯,金纯此人乃是蹇公的门生故吏,不分彼此。只要拿吴之詹这样的人去顶罪,即便有什么漏洞,金部堂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事儿容易得很,到时陛下震怒,灭了这吴之詹全族,事情也就过去了。”

“对对对,就该如此。”

“不错,谁教他跑。”

众人是病急乱投医,但凡有一点可能,却都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就怕有人来彻查下去,咱们的事……”有心思细腻的人,又开始担心起来。

“哼,谁敢查到蹇公的头上,他们有这样的胆子吗?何况蹇公关系到的乃是名教存亡,谁敢冒这样的天下大不讳,不要命了吗?”

一旁的吴欢站出来,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道:“所以说啊,只要大家众口一词,这事儿……就得无疾而终。就算真要彻查,那就放开来彻查,让人来询问我等,让人去询问各地的百姓,自蹇公上任之后,谁不晓得蹇公政绩卓著?你们瞧瞧,各县的县学,哪一个修得不体面?百姓的负担,不都减轻了许多吗?摸着良心说,你们治的百姓,是否都说蹇公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