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资源再利用(第2/4页)

但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所改变的。

譬如原本打算把这些暗藏瑕疵的文章同时刊载出来,但经过反复协商之后,改为了分批次投放。

即:初一只在夏报上刊载一篇四平八稳的文章,然后再把其它有瑕疵的文章,投到几家逢五逢十刊发的报纸上,与此同时设法把那篇随笔抛出去。

这样有利于让事件持续发酵。

而且随笔先于有瑕疵的文章出现,也更有利于事后反转。

后世某些无良媒体就会先把‘真相’悄悄发到网上,然后再大肆进行反面宣传,等到事件大肆发酵之后,再引导吃瓜群众‘发掘’出早就准备好的‘真相’,借以制造所谓的反转,最终达到炒作的效果。

说白了,就是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

现在虽然没有‘互联网记忆’,但只要提前打好埋伏,一样能弄出类似的反转效果。

闲话少提。

处置完这些琐碎事情,焦顺又守着邢岫烟和女儿温存了半个多时辰,直到来旺散值回来,这才表示晚上要外出赴约,提上包袱,驾着自家老子的骡车,低调的出了荣国府后门。

……

与此同时,牟尼院内。

为了到底要不要做‘佛媛’,而纠结了两天一夜的妙玉,还没能做出决定,就又迎来了新的烦恼。

临近傍晚。

两个中年尼姑敲开了主持禅房,进门见妙玉正闭目打坐,便面面相觑迟疑着不知该不该开口。

一旁静仪见了,便道:“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就是了,师姐……主持听了自会定夺。”

那两个中年尼姑又你推我搡了一阵子,其中一个这才开口道:“我们本不敢打搅主持清修,可事关咱们牟尼院的生计,也实在是拖延不得。”

“生计?”

静仪奇道:“到底是什么事情,你把话说明白些。”

先说话的中年尼姑拱了拱微胖的同伴,那胖尼姑只好接茬道:“就是下个月初五的斋会——以往老主持在时,都是她亲自登门邀请各家居士,如今……”

当初在牟尼院落脚的时候,静仪也听说过斋会的事儿,知道这是牟尼院每个月固定化缘募捐的名目。

再一想方才提到的‘生计’问题,她立刻皱起眉头问道:“咱们账上还有多少善款?”

“这……”

两个尼姑对视了一眼,又同时低下头去,嗫嚅道:“只有不到三十两银子。”

静仪瞪圆了眼睛失声道:“诺大个牟尼院,账上怎么可能只有三十两银子?!”

“是、是不到三十两。”

胖尼姑讪讪的更正,又解释道:“庙里向来有两本账,一本是主持的私账,一本是庙里的公账,每月的进项都先入私账,再定量往公账上拨用——如今老主持起单去了别处,这私账自然也……”

静仪自然明白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当下忙又追问:“那私账且不论,往日斋会所请的居士可有名录?就算没有名录,那些常客你们总该认识吧?”

瘦尼姑苦着脸道:“往常斋会的时候,我们不过是在外面打杂罢了,出面的知客都是老主持的亲信弟子,可如今她们也都跟主持一并起单了……”

“难道你们就一个都不认得?”

“倒、倒也有三四家。”

胖尼姑说着,从袖子里摸出份名单,恭敬的送到了妙玉面前,但妙玉却半点反应都没有。

好在静仪急忙伸手接过,这才避免了尴尬。

那胖尼姑往后退了两步,又支吾道:“可我们认得人家,人家却未必认得我们。”

静仪听出她话里未尽的意思,先看了眼手上空着大半的名单,又抬眼打量着那胖尼姑问:“这么说,若让你等出面邀约,只怕多半不成喽?”

胖尼姑看看瘦尼姑,瘦尼姑又看看胖尼姑,然后一起低下头来了个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