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天下先、利弊(第2/4页)

这些都是明天要带头冲锋的学生领袖,其中只有一个是被倪二拉下水的——就是那个上演了苦肉计的云麓书院学生。

没办法,书院看似与世隔绝,实则却是个缩小版的名利场,能在里间混的风生水起的,有几个是寒门子弟?何况那些能脱颖而出的寒门子弟,大多也都不是见钱眼开的主儿。

能安插上这么个钉子,就已经是撞了大运。

焦顺一面仔细辨认学生领袖,一面想着如何能把这枚钉子捧到更高的位置——届时他自由落体摔的越惨,自然也就越能打击士人的气焰。

同时,焦顺又忍不住抬手去挠肩膀。

前两日王熙凤咬的牙印,如今已经已经结痂了,痒痒的令人甚是难熬。

就在焦顺的脑回路,不可阻止的顺着肩头的结痂,朝着当日不可描述的战局漂移时,忽然就见外面哗啦啦进来一堆衙役,摆牌子的摆牌子,整理签筒的整理签筒,显然是又要升堂问案了。

焦顺见状眉头就是一皱,升堂问案他这些天早就见怪不怪了,可问题是学生要来闹事的事情,刚传到大理寺,三位主审官就急着要升堂……

怎么看都有些山雨欲来的味道。

他暗自提高了警惕,结果等到堂审时果不其然的发现了异样。

三位主审官的问话套路大致上还是那些,一味的想从程序正义上找问题,可语气、态度,却都有明显的变化。

尤其是他们再不像以前那样,反反复复的追问同一个问题,而是采取了快刀斩乱麻的做法,即便陈万三、李庆不回答,他们也不会纠缠,而是直接进入了下一个问题。

这是……

焦顺略一琢磨,就猜到三位堂官打的是什么主意了,这摆明了是想壮士断腕,宁肯得罪皇帝也要确保自己的立场。

不过这也早在焦顺的预案当中,他不慌不忙旁听了整场,直到三位堂官想要草草收场的时候,才突然起身道:“三位大人,下官有一事想要请教。”

三位堂官早防着他起身发难呢。

当下闫俊辰便板着脸提醒道:“你是旁听,不是陪审,有什么意见事后写一封公文呈上来就是,再不然,你不是还有密折专奏之权吗?”

“下官并无意见。”

焦顺却不卑不亢的道:“只是有些关于大理寺的事情,想禀给少卿大人知晓。”

柳芳闻言,心下虽十分好奇他到底要说话什么,可当着两位同审的面,却怎好与其私相授受?

当下忙板起脸呵斥道:“既与案情无关,你这时候提出来作甚?”

“下官还以为要退堂了呢。”

焦顺故作惊奇的道:“难道是下官误会了?那请三位大人继续审案就是。”

说着,微微一礼又重新坐了回去。

公案后,柳芳和许、闫二人对视了一眼,他们确实是准备要退堂了,被焦顺这突然一打岔,要么继续往下审,要么似乎就只能听他说些什么了。

于是柳芳便故作为难的悄声道:“罢了,我且敷衍他两句。”

说着,板着脸起身招呼道:“随本官来。”

眼见二人一前一后往后堂走去,许良和闫俊辰都觉得不妥,可要说阻拦,或者是跟过去旁听……焦顺又已经明言是要说大理寺的事情,和案情无关,自然也和他们两个无关。

于是最后只能眼睁睁瞧着二人转到内堂,心中祈祷柳芳千万不要被焦顺的花言巧语蛊惑。

内堂。

柳芳自顾自往太师椅上落了座,摆出一副上级听取汇报的架势,压根没有让焦顺坐下的意思。

焦顺早打听了他的为人,知道他为了能混入读书人当中,对不是正经举业的官员最是无礼,大有皇协军的风范,故此倒也懒得计较。

当下开门见山的来了句:“下官听说大人是勋贵外戚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