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葫芦丘(第2/3页)

毕竟,现在可是唐初,无论是苏定方等人麾下的部曲,还是赵成雍所统领的亲卫,那都是精兵中的精兵,悍卒中的悍卒,再配备上一些军中的精锐。

以三四千对战八九千,甚至过万,那都轻轻松松。

梁洛仁除非拉出一支成规模的,两三万人的军团来,不然根本不可能言胜。

而两三万人的军团行军,很容易被斥候察觉。

大家可以从容的从仙人岭退走,梁师都根本没有机会。

所以苏定方是真的有点兴师动众了。

而苏定方面对质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殿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您要是有个什么好歹,臣就成大唐的罪人了。

所以请您不要为难臣。”

李元吉听到这话,长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

人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能说啥。

带三四千人就三四千人吧,希望梁洛仁到时候别被吓跑了。

“对了,程咬金、尉迟恭、薛收他们呢?”

李元吉没看到这三个人,忍不住疑问。

苏定方拱手道:“薛刺史已经回刺史府了,程将军和尉迟将军在军营里坐镇。”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又问道:“梁洛仁那边有消息了吗?”

苏定方摇头道:“还没有,最快也得到三天以后。”

梁洛仁如今驻守的地方距离代州挺近的,但即便如此,前去送信的人一来一回也得好些天。

因为前去送信的人只能跟梁洛仁暗中接头,不能跟梁洛仁明着见面。

……

时间一晃就到了三天以后。

梁洛仁那边还没传回消息,长安城那边倒是传来了新消息。

看着信件里提到,萧瑀、陈叔达、任瑰三人先后请李纲和李秀宁出面,成功的说服了李渊,打消了请李建成出来监国的主意以后,李世民一个劲的直呲牙花子。

他当初要是有这么多人支持的话,早就问鼎九五了,那还用搞什么玄武门啊。

李元吉则没心情计较这个,李渊请不请李建成出来监国其实他都不在意。

请李建成出来,他无非是多费一番周折而已。

不请李建成出来,他无非是少费一番周折而已,除此之外,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他现在的注意力都放在李纲给他送来的信上。

李纲在信中言辞犀利的批判了他一番,并且用各种大义逼迫着他接下李氏族长之位。

看上去很不客气。

实际上他一眼就看出了这是李渊逼李纲学的。

毕竟,他做不做李氏族长,李纲根本没心情管,也没资格管。

只有李渊才在乎这个,才有资格管这个。

所以李纲要写这些东西,必须得李渊点头才行。

而李渊不逼迫李纲的话,李纲根本不会写这种会得罪他的东西。

李纲是刚正不阿,但人家又不是憨憨,也不是傻子,不可能事事都往前莽,不该他管,或者他没资格管他事情,他根本不会一往无前的往上冲。

所以李纲写的东西根本不是他的本意,而是李渊的意思。

但这并不妨碍他借此拿捏李纲。

“去笔墨来。”

对赵成雍吩咐了一句后,李元吉拿出了一张纸,用镇纸压平了,开始斟酌。

待到赵成雍拿来了笔墨以后,他开始提笔挥毫。

一刻钟以后,一封信就写好了。

信里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让李纲将长安城内外的所有蒙学全都跟九龙潭山的两座文馆联系起来,搞一个蒙学升县学、县学升潭山文馆和潭山书院的教育体系,系统的培养读书人。

这件事办起来简单,但所产生的影响力却很大,会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

两三年之内可能没人会找李纲的麻烦,但是两三年之后,等到这套体系彻底的在大唐推广开,大唐各地的蒙学、县学都沿用这套体系以后,李纲怕是要受到所有世家的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