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阳谋更胜于阴谋(第2/3页)

至于马周中途会不会行差就错,进入不了三省,那就不是裴矩该考虑的问题了。

该帮你考虑的,该给你的,我都帮你考虑好了,也给你了,你自己不争气,那就怨不得任何人了。

反正,裴矩想要从中获取的是提携后辈,为大唐培育良才,为大唐鞠躬尽瘁的美誉。

为他和裴氏积攒声誉,为他的子孙后代积攒丰厚的政治资源。

马周只要在岳州不出差错,能不能出将入相,对他而言根本不重要。

陈叔达听到这话,呵呵笑道:“殿下果然睿智……”

李元吉毫不客气的笑道:“不是我睿智,是我们这位裴公想要的太多。”

陈叔达笑问道:“那殿下会阻止吗?”

李元吉呵呵笑道:“我为什么要阻止?”

这对大唐,对他都没有坏处。

相反,还有一定的好处。

如果以后大唐的宰相们在移交权力的时候都这么利索,都痛痛快快的交给掌权者看好的人,以及想提携的人。

那大唐以后就不会有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说法了。

重臣们也不用再为争权夺位的事情疯狂的内耗了。

大唐就用充足的力气向世界上所有的地方展现自己的肌肉了。

这正是他想要的。

不过,他也没有那么天真。

知道这种事情不可能成为常例,只能当成一个特例来看。

汉人是聪明的,也是喜欢动脑筋的。

所遇到的困难都不会按部就班的去解决,而是会想尽办法去解决。

阴谋、阳谋,各种诡计层出不穷。

这就造成了汉人所设立的规矩会遭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很多好的规矩在接受完各种挑战以后,就会变成一道坏规矩。

所以,在汉人这个族群中,没有什么规矩可以一成不变,也没有什么规矩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哈哈哈……”

陈叔达听到李元吉的话,放声大笑了起来。

李元吉也跟着笑了起来。

派人送走陈叔达以后,李元吉继续写起了召皇子龙孙,以及皇亲国戚们参加除夕夜宴的诏书,不过他的心思却落到了李纲乞骸骨的事情。

李纲乞骸骨,可不仅仅是李纲递一份奏疏,他拒绝,李纲再递,如此三请三辞以后就完事了。

李纲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李渊一派。

虽说李渊早早的就交权了,可李纲等一众忠心追随李渊的老臣仍旧在朝堂上活跃着。

如今李纲要退了,其他人多多少少也得有点表示。

要么跟着李纲一起退,要么做出个以退为进的戏码,要么就不想退,想办法留下。

所以在随后的日子里,李渊的一众旧臣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些人当中,谁能留,谁不能留,谁可以留下委以重任,谁得送回乡养老,都得好好的思量。

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也不能不管不问。

具体该怎么操作,李纲也好、裴矩也好、萧瑀也好、陈叔达也好,都不会帮他的。

因为他们都是李渊提携起来的重臣,跟李渊的旧臣们关系都不浅,需要避嫌。

他们必须确保他这个掌权者在培养自己班底的时候,拥有着绝对的自主权。

如此一来,他这个掌权者对他们才会放心,他们也能安心的继续为他卖命。

李元吉足足花了大半个月,一直到临近除夕的时候才挑选好了可留之人,以及不可留之人,在此期间也没断掉跟谢叔方的联系,一直在劝说着谢叔方。

不过,效果甚微。

所以等到谢叔方回京以后,李元吉第一时间将谢叔方召到了昭德殿。

昭德殿其实不是个适合跟心腹们拉家常的地方,李元吉原本是准备在御花园里的梅园见谢叔方的。

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结果梅园被可恶的李渊给罢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