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李建成涨智商了?!(第3/3页)

先不说他敢不敢废李渊吧,就算他真敢,但是以篡位的方式坐上了李唐的大位,也坐不稳。

毕竟,李渊之前的那一位大一统的皇帝,嗯,也就是隋炀帝杨广,就是以这种方式坐上大位的。

然后迎接他的就是七十二路烟尘。

如果他再以同样的方式坐上大位的话,天下还得乱,说不定还会起七十二路烟尘。

这倒不是说他上位以后像是杨广一样胡作非为,逼反天下所有的野心家。

而是隋末的乱世已经培养出了许多的野心家,这些野心家还没有彻底的承认大唐,也没有彻底的消亡。

所以他以同样的方式坐上大位的话,所有的野心家就会毫不犹豫的跳出来,以为李唐讨逆,以为李渊尽忠的借口,一起攻向他。

所以他真想要李唐的大位的话,就不能以篡夺的方式去夺取。

历史上李世民在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以后,之所以留着李渊,之所以奉李渊为太上皇,除了要保全自己的名声,保全孝道外,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就这,在突厥人南下的时候,他也没能平定大唐内部各种不平的声音,也没办法第一时间聚集起庞大的兵力去应对突厥人,使得突厥人一路杀到了渭水,逼他签下了十分耻辱的渭水之盟。

历史上对于李世民智退突厥人的事情大书特书,但却仅用了寥寥几笔记载了突厥人在离开的时候,带走了海量的财富、充足的粮草、以及大量的人口。

这也是为何李世民在突厥人退兵以后,没有立刻组织兵力反击,反而默默的发展了好几年才开始反击突厥的原因。

因为大唐国库,以及皇族私库里的钱财全部被赔给了突厥人,整个关中一地的粮食、人口也被突厥人劫掠走了大半。

李世民不默默的发展的话,根本没有足够的钱粮去支持征讨突厥的战役。

历史上,李世民在执政初期又是精官简政,又是放宫女出宫,又是跟长孙节衣缩食的过日子,为的是那般,还不是为了攒钱?!

不然的话,就贞观初期的天灾,真的能花光李世民从窦建德、王世充等一众反王手里缴获的钱财?

那可是所有反王劫掠天下,以及继承前隋遗产所积累起来的庞大的财富。

所以,以篡位的方式从李渊手里夺取大位的话,对大唐的危害会很大。

更重要的是,李元吉也不想要那个位置。

李元吉没想到,已经快要被他当成蠢货的李建成,居然能看出他不会通过篡位的方式去夺取大唐大位的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