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这是五个人的故事(第2/6页)

现在大家变着法儿骂,绿化自然不可能种植悬铃木了。

种植的最多的是银杏树,然后是杨杉,香樟,水杉一类的植物为主。

也就是说,现今的金陵,绿化和2002年时,是完全不同的。

韩舟为了复刻2002年,直接就选择了种树,种法卤鸡梧桐。

这些绿化,种下来能活多少,活不活得下来,都不是韩舟要考虑的东西。

能为电影出力,进而影响到很多人的人生,那么这件事情就算是值得的。

而韩舟对于布景,也是细节狂魔。

就比如,在原版中,2002年,程勇那个卖不出去神药的药店,用的居然是大面积的白玻玻璃门。

这就有点搞笑了。

韩舟按照自己的记忆来。

店面,应该是铝合金在店铺内,又隔了一面墙,开了白玻璃的窗口,然后又有一扇有白玻璃的低劣质铝合金门,这才应该是这个时代苏省魔都一带的小街小巷里比较流行的门。

而且这个东西就只在02到06这几年流行过,06一过基本就消失在大街小巷上了,而这一段时间没有翻新的店面,也不会用这东西。

这种细节其实完全没必要,但是韩舟就是想要抓一下这种细节。

因为韩舟,前世看《我不是药神》时,压根没注意到这个事情发生在2002年!

而是自己在写剧本回忆时,才发现,有字幕提醒【2002年,魔都】。

这个信息可是非常重要的。

02年,花三万买一个月的药,和08年,是一个级别的吗?

02年,金陵人魔都人,把房子卖了,也就能吃一年药。

08年后,金陵人魔都人,要是想活下去,房子一卖,搬去乡下,卖房子的钱够他们吃一辈子药了。

这年代信息,直接影响着观众对于药企恶劣程度的印象是否会足够深刻。

当然,原版其实也在一些简单的小细节尝试着透露一些年代信息。

比如药店电脑屏幕上玩儿的纸牌接龙,明显的老式大背头电脑,还有古老的电脑系统。

比如程勇父亲房间那台小的可怜的电视。

但是这种细节发生的同一个画面中的其他物品,完全和现实中的2002年是脱离的。

比如放那台电脑的柜子旁边,放着一个木框架玻璃药柜,那样子就不像是旧物件。

再比如,后面货架是不锈钢的。

这家伙不锈钢架在那个时代可不至于便宜到买来放杂物。

最显眼的是那把老板椅,那就不该是这家小药店拥有的东西。

再比如电视机同画面的房间窗户,按道理要么是木窗框,要么是铝合金窗框。

但事实上,电影中却是塑钢窗框。

虽然那白色的塑钢已经泛黄了,但是这玩意儿就不该出现在2002年的老破小里面。

这些画面中,这些物品,看上去老旧的东西,有很多漏洞。

要么是款式老旧,其实东西是新的。

要么就是东西是旧的,但是款式是新的。

韩舟这种记忆力,很清楚记得每一个画面有什么东西,很轻松就能看出哪些东西有问题。

所以,自己布景中,可以说是,精益求精。

以至于,真的让很多年纪大的演员,一走进店里,就感觉真回到了2002年。

观众清晰的认识到这是2002年,认识到五块钱的猪头肉能让一个人吃爽吃撑,认识到冰棍此时卖两毛,认识到这一年剪头发才两块,认识到这一年房价才两千,认识到工资中位数是八百块。

他们才能明白,三万一个月的药,是什么魔鬼的契约。

才能明白,慢粒白血病病人和死人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这些细节毫无疑问可以提升电影的品质。

电影开拍初期,没有韩舟的戏份,全组所有工作人员也都在磨合。

《人民的名义》那边杀青后,陈小勇紧急回归,担任起了摄影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