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不问

荡平吴国仿佛是魏国百年来难得的一桩功德,连同上苍亦感慨其武运之沛,连昭祥瑞。自正月以来,雪已连绵数日,原本吴宫内尚存的一丝青草颜色,也被隐去,徒留一片苍茫。室内的香烟缭绕,紫帐低垂,隔绝出一片日暖春融。元澈此时正躺在软榻上,由司巾侍女篦发。

云篦梳过乌丝,拖出一缕缕墨染般的梳痕。元澈闭着眼睛养神:“你头发篦的不错。叫什么名字?以前在何处侍奉巾栉?”人是他命周恢找的,底细自然明了,不过引个话头。

侍女回话道:“婢子安禾,在会稽郡主处侍奉,已满六年了。”

梳完一遍后,安禾小心翼翼地用月白贡缎将元澈的头发轻轻擦拭,然后打开奁匣取出一小瓶梅花芳露。当她将芳露滴在篦子上的时候,瓶子倾斜的角度没有拿捏好,导致大半瓶芳露洒了出来,溅到了元澈的额角。

安禾吓了一跳,因并不熟悉这位魏国太子的脾性,双手因恐惧止不住的颤抖,小小的瓷瓶落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元澈慢慢坐起身,用袖子拭去额头上的痕渍,笑容柔和道:“无妨。”见安禾跪在地上,仍瑟缩着告罪,他又有些好奇道,“孤看起来很严苛?”

似是被平和的话语所安抚,安禾也不似方才那般紧张,但依旧小心翼翼道:“不,并没有。”

元澈笑着指了指地上的白瓷瓶:“方才你倾倒的时候未拿捏好,似是不知瓶中还剩下多少芳露,可是你篦发的手法却娴熟的很。”元澈顿了顿,拾起那柄篦梳,篦梳的手感略微滞涩,铜制的梳齿也全无年久暗淡之色,于是道,“这套东西你没怎么用过。别人临时给你的?”

安禾没反应过来,只见周恢已撩袍跪地,惶恐道:“殿下,这奁匣司巾侍女们每人一套,都刻着名儿的,随身携带。里面一应什物奴婢也已经着人一一查验过,并无任何不妥。”

“那便是人不妥了。”元澈拿帕子擦了擦手,随后不轻不重地扔在了地上。

周恢知道元澈素来谨慎小心,如今这般想来不能轻易了结,于是一记塵尾狠狠打在了安禾的脊骨上,厉声道:“猴儿顶灯的东西,绿豆大的雨滴子都能把你打的手抖,我看是欠调/教。你们郡主得是多好性儿留了你六年,竟养成你这副不知死活的模样。今儿是太子仁慈没发落,等哪日大雨拍子

下来了,把你按死在泥里头。”

安禾听了,磕头如捣蒜般:“殿下恕罪,婢子确实侍奉郡主巾栉。只是自重华殿走水之后,郡主这两年忽然特别不喜欢别人碰她的头发,所以这些东西婢子就没再用过,只是按季节换换瓶内的芳露罢了。今日婢子失手,罪该万死。”

元澈眨眨眼,怪不得他今日碰到她头发的时候,她抖得那么厉害。前情后因都对上了,元澈疑心消了大半,也不愿再为难这名小小侍女。于是他站起来,顺手夺了周恢的塵尾,轻轻敲了一下周恢的脑袋,向地上的碎瓶子撇撇头,“收拾了去。”

“嗳,嗳。”周恢如临大赦一般,捡起了地上的帕子,拾掇干净了地上的碎瓷片,才抬起头,便听到了下一声吩咐。

“冯将军晚饭前说了有事回。”不知为什么,元澈总觉得还是要先说清事由,指腹轻轻滑过书页,“去。把会稽郡主从竹林堂带过来。”

自竹林堂打个来回要费不少时间,周恢出去了一趟。其间郭方海奉了一盏新做的酥油糖熬牛乳,滚烫,揭了盖子便放在离元澈较远的地方。太子看书一向不喜进食,等到睡前吃,正好。然而元澈忽然抬起头,道:“再去弄一碗来。”

陆昭与冯让一同到了,周恢领了人进来。外面雪重霜寒,两人已在廊下除了氅衣,陆昭已然服素,显然并未因觐见更换衣饰。她本身便是寡淡的长相,唇又极薄,生在这一身霜雪色下,反倒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