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3D打印支架(第2/4页)

陈以清有些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那还等什么,现在就做吧,还是说你一会有事?”

薛珅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什么,却又无声地闭上了嘴。

良久,他才发出一声闷哼:“没事,我现在就给你做。”

花了一个多小时,两人在电脑上做出了简单的3D模型,并进行了初步的AI模拟。

这也是医药研究的一个固定流程,都是先在计算机上模拟,计算出结果,再在实验室进行合成,进行后续的实验。

看着屏幕上出现的“模拟中……”这几个大字,薛珅终于长舒了口气。

他看了一眼陈以清,对方正对着他画出的结构图,冥思苦想。

于是悄悄拿出调成静音的手机,打开一看,顿时一阵肝颤。

女朋友给自己发了十几条短信了,都是在各种撒娇,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回复,语气逐渐升级,已陷入抓狂中。

他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冷汗,手指舞出一阵残影,一口气敲出一大段甜言蜜语。

点击发送,又加上最后一句话。

“宝宝,我马上进实验室,手机不能带,放柜子里了。”

然后毅然决然地,将手机直接扔进了抽屉。

陈以清正襟危坐,耳观鼻鼻观心,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

其实耳朵早就竖起来了,眼睛更是余光轻扫,将薛珅这一套动作全都看在眼里。

他心中不住偷笑,暗自感叹着“年轻人的爱情啊,就是这么你侬我侬,黏黏糊糊”,脸上表情却依然维持着波澜不惊的平静。

薛珅拿起杯子,猛灌了一大杯冷茶,抬头一看屏幕,顿时跳了起来。

“模拟结果出来了。”

陈以清一听,立刻看了过来。

屏幕前,两颗毛发浓密的脑袋紧紧凑在一起,久久无声。

良久,陈以清重重点头,发出一声惊叹。

“果然,包含更大孔径的生物支架中,神经细胞的生长更迅速。”

“尽管两种材料的平均孔径和化学成分相同,但在孔隙形状规则的支架中发现有更多的再生神经浸润。”

“后者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细胞浸润,基因传递,神经电信号传输,以及组织修复。”

薛珅哈哈一笑,兴奋地搓起手来。

“老子想得没错,接下来,咱们实验室走起!”

“等等,基本结构是有了,但是你怎么制造呢?”陈以清不解地问道。

“当然是生物3D打印啊。怎么你不知道吗?”

陈以清摇摇头:“听说过,但那是大型3D打印,什么建筑打印,还有各种模型之类的。怎么微型结构也能3D打印吗?”

“那当然,传统生物组织3D打印的方法,确实不能很好地构建复杂的3D微结构,所以我打造了一台新机器,研究出一种新的微尺度连续投影打印方法。”

“哇,这么牛?”陈以清听着这一长串高大上的名词,露出了不明觉厉的表情,同时又隐隐有种兴奋感。

“走,带你去好好见识一下。”

薛珅拍着胸脯,将一脸雀跃的陈以清领进了实验室。

“这就是微米级的3D打印机,能够打印物体的特征小到1.5微米,仅有红细胞的五分之一大小。”

“比商业的3D打印机小上数倍,却保留了商业打印机的高打印速度,比其他适合微细加工的先进高分辨率3D打印方法快100倍以上。”

薛珅指着操作台上一台造型奇特的机器,口若悬河地介绍了起来。

这是一台看起来异常简单的金属设备,结构一目了然,尺寸比陈以清想象中要小上许多,看起来更像一个四四方方的金属置物架。

四根一米高的粗管竖着放在一张金属板上,管子分为四层,上下两端分别放置着一个大塑料箱,上面的刷成了土黄色,下面的则刷上一层灰漆,两种颜色将箱子清楚地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