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临床实验启动(第3/4页)

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昆市第一人民医院看病,终于确诊了渐冻症,以及二级残疾。

吃了药以后,双手的麻木有所缓解,起码手指还能动弹,但换来的代价是,全身无法遏制的疼痛。

这种疼痛让他倍感熟悉,想起了小时候经历的冻疮。

从小学到高中,他都在北方度过,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冬天手脚上长的冻疮,每年都会复发,痛痒难忍。

疼痛从童年蔓延到青年,如今又在知天命之年席卷而来,让他更加煎熬。

每天的止疼药,让他缓解了不少,但身体的日渐麻木,让他明白,生命似乎正从身体里不断流失,所剩无几。

于是,心中一个念头无法遏制地冒了出来。

他带着那个灾难中幸存的孩子,重返成市,想要旧地重游,见一见当年的故人。

就连当年的山地车,他都没有落下,直接带了过来。

第一站就是去文川纪念馆,但纪念馆建在半山坡上,他无法抬动僵硬的双腿,爬不上去,只能由孩子背着上山。

回到阿尔村,当年崎岖不平,堆满碎石的山路,早已被平整的公路所取代,满目疮痍的山体也长出了茂密的丛林。

看完这一切,马军发现,大家都过得很好,当年支教的村落,也发展出了旅游业,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至此,他终于放心了。

回到成市租住的房中,他喝了一杯咖啡,精神变得好了许多。

躺在沙发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花了短短几分钟,想通了一件事。

这几分钟,只是他人生中短短一瞬,却决定了他生命的归宿。

马军伸出有些僵硬的手指,艰难地拿起笔记本和笔,放在自己的膝盖上。

摊开笔记本第一页,黑色的字迹很快在上面浮现。

每个字都歪歪扭扭,但一笔一划都力透纸背,异常坚定。

“本人遗体捐献到科研医院,眼角膜有用的话也捐给有需要的人……”

“因为生病,很多朋友,亲戚,同事,老师,长辈都帮助了我不少,实在感谢不过来,也无法回报,唯有祝福大家越来越好……”

短短两行字,不到100个字,却断断续续地,写了将近1个小时。

当画下最后一个句号,并写下自己的名字时,马军全身的力气都仿佛被抽干,整个人瘫在了沙发上。

他渐冻的身体里,住着一个赤诚而有力的灵魂,支撑着他走到现在。

但这个灵魂,如今也在渐渐消散,变得无力。

马军脸上的泪水已经干掉,留下淡淡的痕迹,他深吸了口气,感觉空气就像石头一样,要凝固在自己的肺里,使出吃奶的力气才能吐出来。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如果说入川之前,还能走动一下,到了现在,几乎已经很难动弹。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都能一一预见得到。

自己虽然活不了多久,但身体的零件都还算健康,能够捐赠出去,让更多的人活下来,也算死而无憾。

就在这时,大门突然被狠狠推开,撞到墙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马军的儿子一脸狂喜地冲了进来,大声喊道。

“爸,你的病有救了。”

马军发出一声无意识的呻吟,想要看过去,却无法调转脑袋。

儿子带起一阵风,冲到了他身边,紧紧握住双手。

“爸,我接到简主任的电话,她是你的主治医生,还记得她吗?”

马军吸了吸鼻子,想起来一个美丽的身影。

那是一个心灵比外表更美丽的医生,可惜救不了我,他心里嘀咕道。

“三清研发了一种能治疗渐冻症的药物,叫什么干细胞疗法,马上要开展临床实验,我给你报名了。”

“简主任说你还没瘫痪,延髓也还没出问题,控制住病情的希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