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内镜里的大医人生(第3/4页)

“20年前,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也许是看到勤奋有为的后辈,让周汝平想起了一些往事,顿时谈兴健旺。

“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毕业后分到医院的普外科,但当时不是天天开刀,每天上午手术,下午睡觉,浪费了我两年时间,后来我一看这不对劲,迟早要废掉了,就要求去内镜科学习,多掌握一门技术。”

“那时候,国内内镜微创手术还是一片空白,我争取到去樱花国学习超声内镜的机会,就开始探索ESD手术。”

“那时奥林巴斯的内镜国内还没有,我就自制,找工人用老虎钳把针刀的刀头弯成镰刀形状,才能练习这个手术。”

“那几年,人生就是不断地学习和进修,没多久我又跑去鹰国的医院学习腹腔镜技术,英语不好,手术之余还得每天晚上背单词。”

“不过两年后,因为我手术做得还不错,再去国外做手术演示的时候,就可以不用讲英语,直接说汉语了。因为他们开始给我配翻译了,呵呵。”

说到这里,周汝平脸上流露出一丝自得,看得出来,能不用外国话演讲,对他来说还是非常惬意的。

“华夏的医生走出去,一开始都是没有人带的,全靠自己。所以每次遇到机会,一定要抓住,而且要出彩,之后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随后,他一脸严肃地叮嘱道,语气中充满了对后辈的鼓励。

贺盛才顿时受宠若惊,说话都有些结巴了:“您,您觉得我,我有走出去的机会?”

周汝平呵呵一笑:“你不是报了内镜世界杯的比赛吗?”

“您竟然连这个都知道?”贺盛才一脸震惊。

“这还是简家那丫头跟我说的呢,不过我也是这届的裁判,希望你能走得远一点吧。”

“对了,国内暂时还没人拿到过冠军,最好的成绩也就是第二。”周汝平笑呵呵地说道:“如果你真在大会上参加比赛,没准有机会夺冠啊。”

“夺冠?”贺盛才喃喃自语:“我能代表华夏被选上已经很满足了。”

“梦想总是要有的嘛,万一实现了呢。”周汝平笑道。

“嗯。”贺盛才没有再说什么,点点头,将这个念头埋在心底。

他是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心中没把握的事不会说出来,自然不可能在老师面前吹牛皮,拍着胸脯说什么自己会努力夺冠的大话。

“刚才说到哪了,哦,是走出去吧。”周汝平继续说道:“这些年,都亏了我们这代人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才让国外医生对华夏医生逐渐改观。”

“尤其是10年前的那次内镜世界杯,那不是一次普通的比赛,而是我正式代表国家,代表华夏的医生,在国际上亮相,并获得全世界认可的一次比赛。”

周汝平脸色平静,眼神中却闪过一次激动。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次我做的是POEM手术,这可是我的绝活,全世界5000例的POEM手术,我做了一半。”

“所以我信心十足,虽然是第四个登台,却完成得最快。”

“5分钟,我就完成了一段12厘米的食管黏膜下隧道建立,创面清晰,未出1滴血。”

“但是,开头顺利,并不代表过程就会顺利,手术进行到关键步骤的时候,意外出现了,喉部动脉大出血。”

“当时我心里很紧张,甚至能听到会场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观众本来都在疯狂鼓掌,却在瞬间陷入一片寂静。”

“碰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就是不能怂,心里再紧张,也不能表现在脸上,脸上一定要始终面带微笑,手术的同时,解说也不能停顿。”

“很幸运,这些我都做到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止血。”

“于是,我又听到了全场雷动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