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深入合作,满载而归(第3/4页)

“呵呵,她是三清集团的老板娘。”哈里森没有理会罗曼的玩笑,一脸严肃地说道。

罗曼瞬间呆住了,一脸的不敢置信,反问道:“那位卫先生?”

哈里森博士点点头,脸上浮现一丝狡黠的笑意。

“所以你明白,我为什么坚持要来昆市这家医院学习交流了吧。”

所有人顿时恍然大悟,纷纷赞叹道:“院长英明。”

“原来如此,那我们自然要和这家医院好好合作,以后经常来学习。”

“呵呵,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哈里森从包里掏出一份中英文的文件,往桌上一放,说道。

“我已经跟方院长达成了深入合作协议,以后每年都会派两批医生过来进修,一同参与三清的临床试验,学习最先进的医疗技术。”

主任们顿时又惊又喜:“太好了,我的科室有许多年轻医生,非常需要这样的机会。”

克利夫兰这次主要是来打头阵考察,所以科室主任齐齐到场,表达诚意,后面就不可能都把主任们派过来了。

如果达成长期合作关系,肯定会派医院各大科室的骨干和年轻医生过来,这样才能维持一个良性循环。

罗曼博士欣喜不已,说道:“院长,其实我刚才正要跟你说,根据我这一周的观察,华夏的医院收取的患者很多,因此疑难杂症也多,治疗方案难度很大,几乎是世界之最,在这样的环境下,段段时间,医生的技术就会突飞猛进。”

“跟鹰国的医院不同,华夏的医院也鼓励科室的医生在细分领域研究学习,积累临床经验,这样会更有大局观,对人体这台最精密的仪器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处理复杂状况时更加得心应手。”

“这样一来,无论是对于复杂病症患者的治疗,还是医生的专业成长,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鹰国的医生,即便是在我们克利夫兰这样的顶级医院,也只专精于一类甚至一种疾病的治疗,从术前病人谈话,制定手术方案,到手术执行的整个过程,医生体现出高度熟练的流程化作业能力,只做链条中的一个聚焦点,将工作效率提升至最高。”

“但是效率高意味着成本的降低,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专业性,导致我们的医生对所在专业的其他细分领域知之甚少,大多只专精一类甚至一种疾病的治疗。”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取长补短,派年轻医生过来学习华夏医院的大局观,以及对复杂病症的治疗,他们肯定能够得到足够的磨炼,飞快地进步。”

泌尿科主任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没错,你们还记得我科室里那位科里医生吗?他这辈子就只做也只会做结石手术。”

其他主任们一个个都哈哈哈地笑出了声。

罗曼捂着肚子笑了好一会,才问道:“我记得他是哈里森院长请回来的泌尿科专家,结果只会做尿路结石手术,不过他微创手术做得挺好的,院长为啥不给续约了呢?”

哈里森主任脸色一黑,板着脸道:“你记错了,那是前任院长请来的专家,跟我没关系,后来体外冲击波碎石成为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方法后,手术越来越少,我就没有继续留他了。”

罗曼尴尬地笑了笑:“那可能是我记错了。”低着头专注地看起病历来。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到了离开的日子。

短短时间内,克利夫兰诊所这群专家跟各大科室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关系非常融洽,为后续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哈里森博士也没有闲着,他身为院长,不需要看病做手术,所以一天到晚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外面跑。

不但跟方院长谈下来长期合作协议,还跟昆市和苏省的卫健委混了个脸熟,甚至还把双方交流合作这个项目谈成了苏省卫健委的一大政绩,在媒体上大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