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NDM-1耐药基因,联合用药(第2/4页)

“起码病人在ICU还吊着命呢,回头一副中药灌下去,立马呜呼哀哉,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呢。”

“这个问题要辩证地来看,不试试怎么知道有没有用呢?”

“再次重申,没有西医中医之分,都是现代医学,你们能不能搞懂基本常识再来吵。”

几乎是瞬间,中医黑和中医粉就你来我往,展开高强度对战,把话题彻底带歪了。

就在诸铭发动全网,寻找专家的时候。

杭市,浙医一院。

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中,感染科,ICU,肝脏科,肾脏科,心脏科等各大科室主任们,此刻都荟聚一堂,正进行专家会诊。

赵医生把诸骏的病例讲解了一番,便坐了下来,安静地等待着。

肾脏科主任沉吟着开口道:“患者肾脏受损,导致的酸中毒,已经用碳酸氢钠进行了治疗,同时针对水肿也使用了利尿剂治疗,但这样治标不治本,还是要看原发病的情况来继续用药。”

ICU主任搓了搓脸皮,一脸疲惫地说道:“已经下了两次病危通知书,每次又抢救了回来,我已经尽力了。”

“如果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除了肾脏之外,体内其他器官也会多发衰竭,到时候就真的回天无力了。”

听到这话,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感染科主任。

感染科主任苦笑了一下,说道:“基本上除了对肝肾有严重危害的几款抗生素,其他所有能用的都用了,但是收效甚微,可见患者身上的绿脓杆菌耐药性很强。”

“老实说,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丝迟疑之色,道:“要不然我们试用一下多粘菌素?看看能不能对患者身上的超级细菌起到遏制作用。”

肾脏科主任犹豫了片刻,断然拒绝:“不行,太危险了,这个抗生素对肾脏毒性很大。”

感染科主任还在做最后的挣扎:“如果是小剂量多次使用呢?”

肾脏科主任板着脸,问道:“小剂量是多小?抗生素一般都是静脉滴注或者静脉注射,成人每天8小时要注射100-200毫克,剂量已经很小了,再小还能起作用吗?可别我刚抢救回来的病人,还没活几个小时,就又被你给送走了。”

感染科主任顿时沉默了。

ICU主任突然插嘴问道:“有没有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耐药?”

感染科主任一边拿出手机,一边解释道:“正在对患者体内提取的绿脓杆菌做基因检测,估计这会结果该出来了。”

电话很快接通,他问了几句,神情变得凝重。

挂断电话,他环顾一周,缓缓开口道:“对患者体内的绿脓杆菌进行PCR测序后,在编码质粒上检测到NDM-1耐药基因,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他停顿了片刻,又补充道:“这种耐药基因,甚至对另一种最后防线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产生了耐药性。”

“我们现在剩下的选择只有多粘菌素了,不但如此,还要联合抗菌抑制剂一起使用。”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之前,大家虽然也推测出绿脓杆菌肯定是有什么基因突变,才会对这么多种抗生素都产生了耐药性。

然而,当事实最终被揭露的时候,每个人还是感受到了一丝绝望。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种类很广,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是现有抗菌药物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

NDM-1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耐药基因,编码一种新的耐药酶,能分解大多数抗生素,使其失去效果。

不仅如此,它还能在不同的细菌种群之间快速传播。

绿脓杆菌本身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青霉素类药物的进入,有了耐药基因后,它甚至可以主动出击,用水解酶水解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等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