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院感有救了(第3/4页)

不过看病人的状态,估计只要再注射两次纳米药丸,感染就会彻底好了。

这次人体临床很成功,所有治疗细节他都全程记录下来,看来可以将临床试验继续推进下去了。

纳米药丸对超级细菌有强大的治疗能力,这对各大医院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要知道,超级细菌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存在于各大医院。

因为医院病患众多,各种抗生素广泛使用,导致这里的细菌都拥有强大的多重耐药性,很难用普通的抗生素治好。

每年医院的院内感染事故可是层出不穷,俨然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公众性难题。

医院都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院感科来管理此事,足以说明事态有多严重。

只不过大多数时候,超级细菌都被高级抗生素遏制住了,没有酿成病人死亡的重大医疗事故。

而且一般被感染的病人,本身抗生素用得多,体内产生了抗药性,只要没开过刀做手术,就只能怨自己身体太差,怪不到医院头上来。

只有做了手术后,还被细菌感染,并一次性多人身亡,才算重大医疗事故,这一点在行业内也非常罕见。

每次发现,都属于能上新闻的程度。

几天后,ICU的病人不断好转,脱离了呼吸机,并很快转到了普通病房。

至此,纳米药丸的第一次人体临床试验,圆满结束。

而在给病人免除了治疗费用后,家属们也没有再追究什么。

崔主任的职业生涯总算是保住了。

其实患者家属来医院也是为了健康,如果不是病人出了大问题,家属也不至于起诉医院。

所以院感这种事属于双输,无论是病人还是医院,都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即使发生,也最好能尽快治疗,迅速平息下来,将损失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医疗圈很小,消息传播得格外快,纳米药丸在昆市院感中大展身手一事,很快就传到了其他三甲医院,引发了轰动。

纳米药丸能够以千分之一的剂量,治疗病人的感染,减少抗生素滥用的耐药性,这对医院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但凡院内有感染超级细菌病人的医院,都愿意尝试一下纳米药丸这项新鲜事物。

这无疑加速了临床试验的进展。

除此之外,医院里还有一些特殊的病人,他们也看到了治愈的希望。

这些病人,由于各种原因,都是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者,体内早已对大部分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他们哪怕尝试新的抗生素,由于剂量较大,需要长期使用,而且对身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往往在过了一段时间后,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又卷土重来。

事实上,耐药性的产生是必然的。

抗生素是细菌用来灭杀其他细菌的武器。

而细菌是活着的生物,很容易变异,使得常用的抗生素不起作用。

比如长期接触下,细菌适应了抗生素的功效,产生了使药物失活的酶,或者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阻止了药物的进入,甚至改变了原有的代谢过程,这些都会造成耐药性。

一种抗生素在社会中使用的时间越长,病原菌与它接触的次数越多,越容易产生耐药性。

而且细菌中的耐药性基因,可以通过质粒DNA等遗传物质,在同种和不同种细菌之间互相传递。

可以说,只要一种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基因突变,那么很快,大部分细菌都会拥有这种耐药性。

细菌的进化方式很精明,对一个细菌菌落使用青霉素后,大多数细菌被杀灭,但偶尔也有极少数细菌产生了耐药的突变基因。

这样,它们幸运地活了下来。

接着,细菌变种会把自己的耐药基因遗传给后代,更险恶的是,它还能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耐药基因传给无关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