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海思下场,三方联手(第3/4页)

于东一脸震惊,好一会才拍着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好你个卫总,往日听了不少你的故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点点头,答应下来:“都是被卡脖子的人,我看着也心有戚戚焉啊,我帮你转告任总和海思的何总,约个时间一起详谈吧。”

卫康顿时大喜:“太好了,多谢于总。”

“其实我们现在跟科威有合作,愿意投入起码十个亿的资金,研发高端CMOS芯片,力争早日国产化,但是科威芯片设计方面的实力还是差了点。”

“要想尽快赶上索尼,甚至超越,只能求助于芯片设计方面的专业人士,而说起芯片设计,国内又有谁比得过海思。”

“海思的芯片设计实力毋庸置疑,在全球也算数一数二,但是现在受到限制,能力无法全部发挥。听说菊为一直在掏钱养着几千人的团队,所以我第一时间就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希望能够三方一起合作,早日攻克CMOS芯片难题。”

于东点点头,感慨万千道:“卫总,你说得没错,海思现在芯片业务确实受挫很严重,不过我们也在想办法撑过去,毕竟公司对芯片研发团队已经投入二十年,培养了一批顶尖人才,这些人是绝对不能流失的,否则就彻底回不去了。”

“因为7nm,5nm,3nm的研发受限,只能发展其他制程的芯片业务,已经有多款海思芯片在其他领域使用了。比如麒麟990A已经在汽车上使用并上市了,电视机芯片也用在了智慧屏上。”

“其实我们在5G芯片领域也没有彻底放弃,还在继续研发,也在跟国内的代工厂深入合作。”

“就目前来看今年突破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进展是十分快的,公司也将营收的20%全力助力海思的突破,相信明年应该有机会用上全国产的芯片。”

“对于CMOS芯片,其实我们之前也被断供过一段时间,早就想用上国产替代了,但是一直没有给力的厂商出现,如今三清想要重金扶持科威,入局医疗成像业务,那我们自然也愿意出一份力。”

“毕竟CMOS高端芯片起来了,我们也能用在汽车,手机等终端业务上,成本肯定能降低许多。要知道现在索尼给我们高端系列的CMOS芯片,一颗就要100美元啊,太贵了。”

于东竖起一根手指,摇头叹息道:“能做到全国产供应链,把成本打下来,我是求之不得。”

“不过这事太大,肯定有很多细节要谈,我一个人做不了主,还是看任总的决断吧。”

卫康笑道:“不愧是菊为,危机意识很强,大家一起合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市场出市场,一定要把国产芯片扶持起来。”

两人说起被断货和跟鹰国战斗的事情,越说越投机,简直有说不完的话题。

不过,于东也没忘了正事,很快就向任老板汇报,把双方见面的会议安排妥当。

当天下午,任老板,海思何总,于东,以及卫康等人,进行了一番长谈。

果然,任老板没有多少犹豫,就答应了卫康的合作要求。

断芯之痛使得海思陷入了至暗时刻,没了TSMC的代工,华芯国际的工艺又达不到要求,不能进入产线,海思的高端芯片被迫停留在图纸上。

裁员,离职,跳槽,挖角等论调这几年一直笼罩在公司头上,压得海思人心头沉甸甸的。

不过菊为并没有裁员重组,一直花钱养着数千人的团队,虽然是一个沉重的财务负担,哪怕亏本也一直支撑了下来。

毕竟耗费了无数资金和时间,好不容易把华夏的芯片设计业推到了世界顶尖,再难也要养下去。

只要菊为养得起,这支队伍可以不断研究和开发,为未来做准备。

目前海思在超导量子芯片技术,芯片堆叠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依然保持着全球一流的研发实力,只要设计出的芯片能在工厂继续打磨工艺,有市场支持量产,水平就不会退步,依然维持在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