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的目标,肌肉神经再生(第2/4页)

他知道自己已经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阿婆的病情越来越重。

想到这里,他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感觉到一丝悲哀和无奈。

其实刘阿婆最好的预防骨质疏松的年龄是在30多岁,但时光倒流四十年,那正是80年代。

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几乎是没有骨质疏松这个概念的。

这也就决定了这一代人其实已经过去了最好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的老人患上骨质疏松的原因。

这大概就是时间的代价吧,医生摇了摇头,心中叹息道。

刘阿婆的女儿对母亲的病情很看重,专门回家照顾她,还下载了最权威最热门的龙图APP记录病例和服药情况。

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一条通知发到了刘阿婆女儿的手机上。

她瞬间欢呼起来:“妈,三清出治疗骨质疏松的药了,现在开放临床三期试验名额,我帮你报上名啦。”

刘阿婆坐在阳台的椅子上,金色的阳光洒下来,她却只能看着脚下发呆。

“什么试验啊?报啥名?”她神情木讷,有些口齿不清地问道。

女儿笑着走过来,蹲下说道:“就是去住院吃药,一会我就带你去。三清的药效果都很好,这款想必也不会让人失望。”

“哦。”刘阿婆应了一声,没再说话。

女儿兴奋不已,说个不停:“这个药很厉害的,天上的宇航员都在吃呢,他们在空间站吃,在地球上也吃,肯定效果好啊,不然国家能让他们吃吗?妈,你要是吃了肯定也会变好的。”

刘阿婆突然紧紧抓住她的手,颤声道:“宇航员都在吃吗?那应该是很好的,我相信国家。”

女儿看向母亲,只见她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麻木的眼神里似乎冒出了一丝希望。

于是赶紧点头道:“错不了,绝对效果好。”

当天下午,刘阿婆就来到医院,一番体检后,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她被分在重症组,跟一群弯腰驼背的老头老太在同一个病房。

这些人,年纪最轻的也有65了。

隔壁还有绝经组,轻症组,甚至还有青年组,加起来足有好几百人。

绝经组都是一群大妈,轻症组是一群大爷,至于青年组,人数也不少,这个病对年轻人来说,越来越常见了。

他们患病都是因为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不晒太阳,缺乏锻炼,经常喝碳酸饮料,吃垃圾食物,从而导致钙流失,维生素D缺乏,损害了骨骼。

每个组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吃的药也不一样。

像青年组,由于年富力强,恢复力很强,配合药物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就行了。

至于大妈大爷们,大妈要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大爷则不用,而是服用促进骨形成的药物。

而且这次除了重症组,其他患者都是要参加双盲对照试验的。

因为市面上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很多,所以要跟已经上市的一线药物,进行对比试验。

重症组患者年纪都比较大,而且都治疗了好几年,该吃的药物都吃过一遍了,市面上现有的药物已经没啥效果了,所以治疗方案要更慎重一点。

这群老头老太可经不起折腾,自然不用参加双盲试验。

刘阿婆由于脊椎变形,只能侧躺在病床上,她全身疼得厉害,不住颤抖。

接下来,她每天除了补充钙质,就是吃三清的新药。

第一周,她并没有太明显的感觉。

第二周,似乎全身的骨头不怎么痛了,乏力的现象也有所改善。

第三周,腰背的疼痛没那么严重了。

第四周,检测结果显示,骨密度增加了7%,达到了-3.8。

虽然骨质疏松还是比较严重,但已经得到了抑制,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