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趁热打铁(第2/2页)

西方慈善机构在菲洲受到广泛欢迎,特别是那些“面向救助”和“面向发展”的慈善机构在非洲民众中都享有极高声誉。

许多非洲人对西方的好感来源于给他们发放面包,药物,为他们提供小额贷款的西方慈善机构。

这些小恩小惠,花费不多,却很能收买人心。

这样情况下,当一些受到国外支持的慈善机构,表露出对华夏企业和华人的不友好和不信任时,本地民众就很容易受到蛊惑,影响华夏企业在这里的工作进展。

慈善的机构常被称为“民意的代表”,加强中菲双方慈善机构的关系,对于维护在菲利益,大有裨益。

目前走进菲洲的华夏慈善的机构,大部分都具有半官方特色,基本上不可能提供任何技术援助和资金帮助。

要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只能靠来自企业的草根慈善的机构,相形之下,国内这些机构基本没有露过面。

归根结底,还是没钱,自然没法在穷困地区做慈善了。

文化输出这种事,没钱自然就支棱不起来。

而菲洲的穷人也很实际,任凭你说得再天花乱坠,没好处,自然不会吃你那套。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样朴素的道理,菲洲人民也都懂。

卫康沉思良久,觉得此事事不宜迟,应当乘热打铁,尽早布局。

眼下天公作美,不断给他提供机会,要是还优柔寡断,那就错失良机了。

有当地华人商会的支持,再加上老黑们的民心所向,正是三清的慈善机构进入菲洲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