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挣了笔60亿美元的小钱(第2/3页)

先正达也是尝到了甜头,相当的恋恋不舍,还想继续跟三清合作下去。

卫康自然没有理由拒绝,农药对三清来说,只能算副业,就算产品再好,也只能挣点小钱。

要论暴利,还是得看人用药,所以三清以后的主要精力还是得集中在医药研发上。

他非常乐意和先正达这样的农化巨头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将生产和销售外包给对方,三清只要轻装上阵,出配方和技术就好。

“此外,还有一事,孙叔,马上又要让你出国跑一趟了,菲洲药品管理局给我们发来信函,请求医药领域的深入合作。”

卫康心情愉快,笑道:“这次三清给菲盟各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了解到三清的医药产品线后,非常感兴趣,想要引进三清的药物。而除了天竺以外的其他国家,也都有此意。”

“三清的原研药在海外价格一直都比较昂贵,这一点不会动摇,我们就算在第三世界国家,也要不忘初心,继续赚大钱,毕竟我们又不是去做慈善的。”

“不过他们再穷,上层也不会缺钱,三清的原研药在上层有相当广阔的市场。”

“至于底层人民,我们不是还有便宜的仿制药业务嘛,当然,这方面也需要跟国家多合作,推进华夏在亚菲拉等地的医药布局。”

“高端和低端齐头并进,才符合我们的海外策略。”

……

鹰国,杜邦公司总部。

董事会正在召开,所有与会者都是脸色一片惨白。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原本能够借着全球蝗灾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大赚一笔的,结果却是让公司陷入了亏损的境地。

本来跟罗氏的联合研发,就已经投入很多。

为了保证能够及时供应杀虫药,他们还提前进行了大量生产。

这样等各国下订单的时候,他们能保证马上发货。

本来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得好好的,眼看就要成功的时候。

突然冒出来个三清药业,横插了一脚,把大好局面给搅黄了。

沙漠国竟然以药效太差为由,撕毁了合同,拒绝支付后续货款。

而其他国家看到迪拜的灭蝗效果后,也一个个把杜邦的农药拉入了黑名单。

导致他们生产出来的所有农药,全都积压在了仓库里。

就算以后慢慢卖给注重环保的西方国家,那也要卖到猴年马月去了。

“罗伯特,你不是说公司研发的杀虫药是全球最好的吗?订单一定会是我们的,结果呢?”

杜邦董事长拍着桌子质问了起来。

CEO罗伯特垂头丧气地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次他们杜邦输惨了,但是也输得无话可说。

当初看到三清杀虫药的灭蝗效果的时候,他就惊呆了,一直到现在还处于震惊之中。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三清是怎么做到的?

如此快的起效速度,如此高的灭杀率,还能做到绿色环保。

以他几十年的从业经验,从来没听说过有任何办法能够做到。

这完全超脱出了他的认知范围,让人不得不服,却又不敢相信。

而且三清甚至还不是专业研发农药的公司,只是一家医药公司。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降维打击吗?

“董事长,这次的失误肯定是罗伯特的责任,他错误地预估了药效和销量,导致了严重的亏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不过现在不是质问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办法度过眼下的难关。”

“公司的股价已经跌了很多,市场非常不看好我们,必须及时做出应对,提升股价。”

杜邦董事长看向一旁,那里坐着罗氏医药的执行董事。

“罗氏之前想进军农化领域,提出双方长期合作,并要购买杜邦的股票,不知道这件事还算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