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扶持国产测序仪(第3/4页)

卫康摇摇头:“这也是外国企业,还是独此一家,不能要。国内有纳米孔测序仪公司吗?”

“国内的话,只有一家叫碳基的公司发布了首款纳米孔基因测序仪,该产品即将量产,并推向市场。”

卫康不由有些失望:“即将量产,就是还没有量产,那我们还是再等等吧。”

他想了想,又道:“其实四代纳米孔测序仪非常适合共享实验室,还是可以买几台回来试试。”

随后,他给赵晓杰发去了指令,要求这两家公司的测序仪各采购几部,发去研发部试用。

赵晓杰收到指令后,擦擦额头汗水,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奔走起来。

碳基公司的总裁齐军,收到询价电话后,同样也非常惊喜。

他拿着手机,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家的产品来。

“赵总,非常感谢您的来电,我们去年底已经在蜀市投资2亿建立了生产基地,计划投产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以及试剂盒等一系列产品。每年产量可达2000台,配套检测试剂100万人份。”

“欢迎您来蜀市进行考察,过去一年中,我们已经与本地的川大,蜀西医院等机构,在感染诊断,司法鉴定,肿瘤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

“这些您都可以在我们公司看到合作案例,目前我们客户反馈最好的就是法医领域。”

“全球法医实验室广泛使用DNA检测来侦破刑事案件,而我们的便携式纳米孔测序仪非常适用于犯罪现场分析,准确率高达99.8%,近来逐渐在这方面崭露头角。”

“在科研领域,纳米孔测试仪主要用于病毒或细菌测序,因为它们的基因组比人类小得多,不过在人类大规模的全基因组测序中也极具潜力。”

“这方面,我们跟许多医院也有科研合作,客户对我们的反馈都是非常积极和正面的。”

“您放心,我们下周第一批量产机器就能落地,到时一定第一时间给三清发过去试用。”

双方很顺利地谈妥了第一批订单。

手持式测序仪非常便宜,国外的产品也才1000美金一台,国内的价格不到5000块,所以赵晓杰一口气订了十台,等合同签订后,就能正式发货了。

赵晓杰放下没电的手机,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

他打了一天的电话,跟两家公司的老总不停沟通,总算是在一天之内把两个订单敲定下来。

就等周一飞过去考察工厂,再签订合同了。

两家公司,一家在蜀市,一家在深市,他一天跑一家,估计要累得够呛了。

不过没办法,谁叫他风险控制和预备方案没做好,差点把事情给搞砸了呢。

该死的因美纳,该死的鹰国人,简直就是卑鄙无耻下流。

希望这两家国产检测仪能顶上来,让卫总满意吧。

他心里默默想着,倒了杯浓茶,又打开电脑,准备继续奋斗。

还有个全面国产化的设备清单要这周搞定呢。

……

八点一刻,黄勤匆匆走进位于盘古大厦11楼的基因实验室。

自从接连研发出几款基因药物后,生物实验室成立了专门的基因实验室,主要研发单基因疾病药物。

黄勤人如其名,非常勤奋好学,又一直跟威廉姆斯这样的全能博士大牛共事,所以进步很快,已经升职成为一名研发组长了。

他的好基友威廉姆斯也升职了,成为了副组长,还是跟他一组。

两人共事愉快,堪称黄金组合,在整个生物实验室都算出了名。

毕竟一高一矮,一壮一瘦,外形截然相反的两个人,成天呆在一起,同进同出,还是相当引人注目的。

不过让他奇怪的是,威廉姆斯这样的厉害人物,竟然只提升为副组长,还是自己的助手,领导也也太不慧眼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