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第二次工匠考试(第3/4页)

很快便来到了阳春三月,最新报纸也几乎送到了全国各地,收到消息的地方官员们当即陷入了纠结之中。

虽然说涨了俸禄是好事儿,可现在大家族也开始交税了,那么每年给他们送的钱不知道会不会少很多呢?

对此,青州刺史姜政安还特意跑来了青岛,询问其中具体细节。

李月辰也没有给他透露太多,只是让他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朝廷的政策,目前还不是他应该考虑的。

将来官员收税的消息李月辰并不打算告诉他,秘密一旦被外人知道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不是秘密了,她不愿意增加额外的风险。

况且以前老爹说过,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暴露的太多,否则终归不是好事儿。

打发走了姜政安,李月辰又开始琢磨其他事情,如今罐头的销量不错,如果想要扩大规模,需要从源头上入手了。

如果说能够在军营附近周边开辟果园的话,说不定能够将周围的土地利用起来,同时还能发展经济。

现在青岛这边的人口还是太少了,仅仅一个渔村而已,虽然在李月辰的努力下,基本上已经逐渐合并为一个更大的渔村,但人口还是不够多。

想要增加人口,无外乎两个办法。

要么让渔村里的人多生孩子,十几二十年之后,人口确实能增长不少。

但这办法太麻烦了,时间跨度也太长,所以仍然是需要不断的吸引外拉人口的加入才行。

好在如今造船厂里这么多人,等这边的活儿干完之后,应该会有一部分人愿意选择留下来。

直接住在军队旁边,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比在城市里还要更加安全不少。

但想要让这些人住在这里,就必须要有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才行,对此,李月辰倒是也有一些想法。

第一就是制作大型渔船,升级渔民的配置,让他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捕捞更多的鱼,甚至如果有可能,也能考虑一下深海鱼。

这年头就算是住在海边的人,吃的也大多数都是前海鱼,当然偶尔也能抓点鲨鱼之类的,但那个纯靠运气。

以现在的舢板渔船来说,无法一次性捕捞大量海鱼以及大型鱼类。

但问题是这年头没什么保鲜技术,捞上来的鱼很难长时间保存,除非先将这个问题解决,否则就算捕捞再多鱼也没意义,运不到青州呢就都臭了。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制作咸鱼,现在青岛不缺盐,倒是可以将大量海鱼捕捞上来之后用盐腌制,这样就能长久保存,甚至可以运到内陆去。

如果能够将其发展成一条产业链的话,就可以让这里的大多数人都获得一份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提升人口数量的计划也就算是成了。

仔细想想,这个计划还真的有可能实现,于是马上写了一份计划书,交给了工程院那边。

估计工程院的人也没想到,这造船厂还没完全建起来呢,居然已经有了造船任务了。

李月辰对这艘船的任务要求很简单,长度要五丈以上,尖底船,带有船舱和大型风帆,同时还要有绞盘……

虽然是一艘渔船,但这种规格的配置,几乎已经赶得上以前的军队船只了,对捕鱼来说,已经相当奢华了。

但考虑到现在还有造船厂和飞艇那边的工程,如果同时要派人制作船只,还是不够,况且船的制作是需要专门的工匠的,船体的强度,龙骨的布局,以及水密舱的设计等等……实际上是一个很麻烦的工程。

于是工程院向李月辰提出了扩招申请,需要再招一些工匠进来,尤其是造船方面的。

李月辰点点头表示没问题,轻轻一挥手,宣布五月底开始第二次工匠考试,合格者可以进工程院,直接挂军官衔。

这条消息被送到了来俊臣和姜政安的手中,让他们在附近各州县将消息散布出去,如果有工匠想要试试,在五月二十三之前到达青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