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制度改革方向(第2/4页)

……

吃过晚饭之后,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银河再次铺满了天空。

李月辰告别父母,走出仁寿殿,慢慢的往自己的安福殿散步回去。

同时心中也在思考着,现在李治的态度摆明了是打算让自己闹腾一下了。

既然机会已经摆出来了,自己又能趁着干点啥呢?

李月辰之前就想过改革制度的问题,但这一点必须慢慢来,不能一步跨的太大。

想想就知道,如果现在突然向雍正皇帝那样去改革税法,说不定能直接引发天下大乱。

那第一步应该怎么办呢?

李月辰一边走,一边抬头看着天空的闪烁的星星。

突然之间,她开口问道:“福来,如果你在外组建了一个帮派。你觉得是自己一个人掌控好,还是设置几个二当家三当家一起做事比较好?”

福来想了想:“若是依照奴婢来看,前者有可能命令下达不到位;后者,则是随时都有背叛的可能。但两者比较之下,奴婢应该还会选择前者,毕竟心腹可以自己培养。”

李月辰点点头:“目前来说,我与你想法一样。”

想到这里,李月辰下定了决心。

制度的改革绝对不能一步跨太大,隋炀帝这么干了一回,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但不得不提,他的眼光还是很厉害的,不管是先帝李二还是现在的老爹李治,大方向的政策基本还是他那一套。

所以李月辰决定把接下来的计划氛围两个步骤。

第一,造纸工坊研究出成本低廉的纸张之后,要完成两步。一来是让更多人能读书,二来则是发行报纸,掌控舆论。

报纸这玩意儿一旦发行看来,便能让朝廷的政策快速下达到各个地方。

同时发行权一定要掌握在皇室手中,这样至少能让大多数普通人都知道皇帝打算做什么。

如此一来,若中间有人阳奉阴违,就得掂量一下了。

第二步,想办法将现在的贵族政治体系转变为官僚政治体系,让皇权高度集中。

就如同明清两朝那样,皇权可以说相当稳固。

听说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不少大臣上了一辈子的朝都不知道这位皇帝长什么样子。

但就算如此,皇位依然坐的稳如泰山。这便是皇权高度集中的结果。

当然,明清两朝的最终结果李月辰也很清楚。所以这个阶段仅仅是作为过渡,不能成为制度改革的结果。

但目前来说不必纠结后续,先做到这一点再说。

等真的做到了,再说后续的改革!

确定了这一点,李月辰点点头,加快脚步往安福殿走去。

回到了殿内,便发现两个姐姐正和上官婉儿在临波阁聊天。

看到李月辰回来,上官婉儿一路小跑过来:“殿下近日为何总是如此晚才回来?”

“若是你将来有一天当了官便明白了。”李月辰揉了揉她的脸蛋。

旁边的宣城公主想了想,有些不确定的问道:“辰儿,你说我也去求阿爷做个官如何?”

“嗯?”

听到这句话,不光是李月辰,义阳公主和上官婉儿也是齐齐一愣。

“阿姊为何想要做官?”李月辰问道,“我都恨不得尽快致仕呢。”

宣城公主想了想:“你给我出的那些题都已经做完了,匠作监他们那单子算起来也很简单,感觉整天在这宫中呆着有些无聊,想要做些什么。”

好家伙,这是学霸的本质开始崛起了吗?

李月辰忍不住笑了笑:“那《九章算术》之类的书籍,也都搞清楚了?”

“差不多吧。”宣城公主点了点头,“大部分都没什么问题。”

李月辰点点头,转过身对上官婉儿摆了摆手:“你先回去吧。”

她也知道后续的话题可能不适合让自己在旁边听着,答应一声行个礼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