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山、海!(第3/4页)

十万年……

“那岂非,已是远古再现?”

“若是如此,怎么会有人愿意离界远遁?”

听得这话,于长生心中又有后悔的情绪在翻滚,好半晌才平复下来,叹息:“若灵炁如水,则天地如海……而海,是有边缘,有极限的……”

“世界的极限?”

薛地龙若有所思。

“浅水难养真龙,龙泉界天变近乎十万年,虽未到极限,可变化已然极缓,而人之寿元有限,无法熬下去,不走,则不得寸进。”

说着,于长生顿了顿:“而对于老朽这般资质愚钝之辈来说,也是越广阔的天地,越容易得以晋升,只可惜……”

“所以,你才断言,未来定会不断有‘大鱼’前来此间?”

轻捋长须,薛地龙心中微定,又问:“依龙泉为例,天变起时有何征兆,又从何而起?”

“潮汐起落,本也有迹可循,三笑散人的潮汐论,大多无差,薛大人何必问我?”

自袖袍中取出一册潮汐论,于长生也不无感慨:“这样的奇人,若非生不逢时,其成就只怕也远不止于此……”

这个回答,薛地龙自然是不满意的,他垂眸,低语,轻点着棋盘:“于老,人啊,总是要给自己留些体面的,你说是吗……”

沉默。

寒风之中,高台之上,一时死寂,许久之后,于长生方才一叹,道:“山海,山海,自然是除山之外,就是海……”

“山、海……”

……

……

当!

当!

当!

黎明未至,夜色浓重的永恒山中,已有钟声响起。

随钟声传荡,漫山遍野的寺庙纷纷亮起了灯火,浓郁的焚香之气,随之弥漫四野。

“又是一处,披着佛衣的炼狱……”

纷飞大雪中的荒山小庙前,素明合十双手,实难以形容心中之怅然。

从黑山,到烂柯山,从大明到大离,从彼间,到此间,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冲击着他的心灵。

尤其是,这所谓的永恒山佛国。

这是他在他处见不到的‘纯粹’佛国,也是令他不寒而栗的,炼狱。

他曾想过,若世上有着人人诵经,人人礼佛的国度,那定是无杀无躁的清静佛国。

然而,当这一切真个出现在他的面前,却是让他心中一片冰凉。

“假佛之名,行魔之事,以身为佛,愚民信仰……”

望着风雪之中复苏的佛国,素明长叹,默然。

出乎预料,永恒山对于他这位佛子并无什么欢迎,却也禁足,似乎只要他不离开此山,则百无禁忌。

没有行当年烂柯之事,因为他明白,自己无力动摇这方佛国,且,无法改变这一切。

叹息中,他敲碎了木鱼,翻转了僧衣披上,向着大山之中而去。

同在关外,与天狼的苦寒不同,大离境内,气候温和,少见极冷极热的天气。

土地肥沃,多水少山,几乎不需要如何耕种,就能养活自己。

永恒山,却是例外。

这座大离最高的山脉,地处高原之上,温度极低,常年都被风雪笼罩。

且越往高处去,就越是寒冷,且似乎连武者,也很难承受这种严寒。

雪峰如林,一望无际。

登临一山,还有千山万岭,素明轻诵佛号,在暗中诸多和尚的注视下,走入雪林。

这处雪林,即是传说中,永恒山上的菩萨道场所在。

当然,传说只是传说,几百几千里里,不计其数的人想要寻找,却也最终无功而返。

一山,又一山,一日,又一日。

素明木讷的行走在雪林之中,一如千百年里的苦行僧,忍受着肉身的痛苦,感受着心灵的平静。

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走了多远,到最后,他的身边已然没有了盯梢的人,但他仍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