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3页)

闻言,太后皱了皱眉,明显不想管这个事儿,“凤阳的婚事,交由姚妃就可,哀家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哀家去费这个心?”

听了这话,姚燕燕更加确定太后不喜欢凤阳公主了,她笑道:“太后,您误会了,陛下并非想让您操劳,只是再过两日,陛下就要带着臣妾出宫,您是陛下与凤阳的嫡母,凤阳的婚事只有交到您手里,陛下才能放心。”

太后皱起了眉头,一双有些苍老的眼睛审视地看向姚燕燕,“陛下带你出宫作甚?”太后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姚燕燕除了太过貌美和霸着陛下不放外,并没有其他可指摘的地方,原本她已经放松戒心,可这会儿听见陛下要带着姚燕燕出宫,太后立刻就警觉了起来,莫非是姚妃拐着陛下出宫的?出宫做什么?

对着太后审视中包含警惕的目光,姚燕燕暗地里翻了个白眼,心道这老太婆可真难攻略,辛辛苦苦刷了那么久好感度,说几句话的功夫又要掉,要不是为了北衙羽林军的统领权,她才懒得跟这老太婆多说废话。

皇帝陛下来之前就和爱妃对好剧本了,此刻听了太后问出这句话,他立刻叹息一声,开始发挥演技。

“母后,您也知晓,朕登基几年,一直荒废政务,朕听说麒麟山有位隐居的先生,才高八斗,博闻强识,于是朕想亲自去拜访,将这位先生请来辅佐朕。”

虽然如今有了科举制来选拔人才,但还是有些恃才放旷之辈不屑于此,而去隐居山野的,太祖起家时正是因为请出了一位隐居山中的贤士辅佐,才能一路顺利地打下江山。太后听了这话,神色缓了缓。

只听皇帝继续道:“这些年,朕没有上朝,朝中政务一直由章宰相把持。”

太后点头道:“是这样没错。”当年皇帝登基时尚且年幼,无力主持朝政,自然是由朝中老臣辅佐。

“可是……”皇帝陛下露出不忿之色,“朕这些时日,在爱妃的劝诫下上朝理政,才发现,章宰相这老匹夫,竟然不肯放权。甚至于他给朕看的奏折,都是事先挑选过的,全是一些冠冕堂皇的颂扬之词,长此以往,朕岂不是成了个耳聋眼瞎的傀儡?”

太后闻言,果然露出怒色,“他竟然敢如此!”

皇帝陛下连连点头,正要再说几句那老匹夫的坏话,桌下的脚忽然被爱妃踢了一下,他立刻想起台词,接着道:“朕前些天,偶然得知章宰相竟有意与袁家联姻,他已经是权倾朝野,若是两家联合,那风头岂不是要盖过皇室了?”

“皇帝说的在理。”太后话音一顿,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所以你才要将凤阳嫁入袁家。”

皇帝陛下点头道:“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朕这才赶在两家商定婚事之前,急急将凤阳下嫁。”

“陛下做得对。”太后欣慰地点头,忽然疑惑道:“这……‘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是哪里来的俗语?”

皇帝陛下是从爱妃嘴里听来的,他哪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不由看向了爱妃。

姚燕燕也不知道这句话从哪里来的?不过她脑子里总是会冒出些奇奇怪怪的话,因此早就想好了措辞,不疾不徐道:“回太后,这是臣妾在民间时偶然听过的,觉得甚有道理,就记下了。”

太后赞许地点头,答应道:“陛下放心,凤阳的婚事,我一定会好好操办,定不会出任何差错!”

皇帝陛下和姚燕燕对视一眼,双双称谢。

太后瞧着这两人坐在一起,一个俊一个艳,又如此恩爱默契,心中微微一叹。

起身道:“皇帝,你随哀家来。”

皇帝陛下莫名所以,还是跟着太后走到了内殿。

他们一走,姚燕燕立刻叫顾昭容给自己拿几块点心。

顾昭容不敢得罪姚贵妃,只得肉疼地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用来讨好太后和陛下的点心夹给了姚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