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第2/2页)

被色雷斯的女人们割断四肢而死的乐人奥菲斯,仿佛再现了狄俄尼索斯之死。他的死与复活,以及冥府的秘密,组成俄耳甫斯教重要的教义。

由“脱自”而脱出体外的游魂,既然于瞬间可以接触狄俄尼索斯的神秘,人类应该早已知道灵与肉的分离。肉产生于提坦罪恶的灰烬;灵残留着狄俄尼索斯的清纯的余香。而且,俄耳甫斯教义上说,地上的苦并不与肉体之死同归于尽,脱离死亡肉体的灵魂,暂时留驻在黄泉,不久重新出现于地上,寄宿于别的人或动物的肉体里,围绕无限的“生成之环”旋转不止。

其实,带有圣性的不灭的灵魂,之所以必须围绕如此黑暗的弯路迂回不息,归根结底,是由于肉所犯下的原罪,以及提坦等杀害扎格柔斯所引起的。地上的生活又添新罪,罪罪相加,人永远摆脱不了轮回之苦。因为有罪,不一定转生成人,也可能变成马、羊、鸟,或者狗,或者变成冰冷的蛇终生在地上爬行。

所谓俄耳甫斯教之祖述或深化的毕达哥拉斯教团,以轮回转生说和宇宙呼吸说为其教义的特色。

后来,本多在同印度思想作永恒对话的弥兰陀王的生命观灵魂观里,找到了这种“宇宙呼吸”思想的痕迹。这种思想也和我们古神道的密仪相似。

比起小乘佛教那种童话式的明朗的《本生经》,与之教义相通但充满爱奥尼亚灰暗的忧愁的轮回说,弄得本多身心疲惫,他很想听听万物流转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论说。

正是在这种流动的哲学中,“凭灵”和“脱自”合二为一,一者就是一切,一者来自一切,一切来自一者。在超越时空的领域,自我消失,很容易同宇宙合为一体。或在深的体验里,我们将成为一切。在那里,人、自然、鸟兽,以及随风絮语的森林,鱼鳞闪耀的小河,云遮雾绕的山峦,绿岛簇簇的海洋……所有这些,都互相脱出存在的樊篱,融合为一体了。赫拉克利特所宣扬的就是这样的世界。

无论生者与死者,

无论清醒与沉睡,

无论青年与老年,

一切都化为一体。

此方流转为彼方,

彼方再流转为此方。

神就是昼与夜,

神就是冬与夏,

神就是战争与和平,

神就是丰饶与饥饿。

神随时可以变成一切。

昼夜为一体,

善恶为一体,

圆周上的终点起点皆一体。

这就是赫拉克利特雄浑的思想。当本多接触这种思想、受到炫目的光明时,确实获得一种解放感。同时,他又不想将自己捂住眩惑眼睛的双手仓促移开。这是因为,他一方面害怕盲目;另一方面,他觉得自己的感性和思想尚不成熟,还不足以饱享如此无边无际的光明。

  1. [17]Ionia,古希腊殖民地,包括小亚细亚西部和爱琴海东部诸岛地区。​
  2. [18]Pythagoras(约前570年左右),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宗教家。生于萨默斯,在意大利南部组织教团,宣扬以拯救灵魂为目的的新宗教,首创以“数”解释宇宙调和的原理。​
  3. [19]公元前六世纪流行于希腊的密仪宗教。主张人的灵魂在天上与神共有,一旦犯罪即沉落地下,卷入轮回转生的圈子。继而再由音乐和戒律获得净化,脱出怪圈,回归天上。​
  4. [20]Delphoi,古希腊帕尔那索斯山麓城镇,以阿波罗神殿而闻名。​
  5. [21]公元前三二六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马其顿军队攻占西北印度,建立统治。公元前二世纪后半,弥兰陀为希腊王国国王,约公元前一五五年至公元前一三〇年在位。​
  6. [22]Heraclitus(?-前475),古希腊哲学家。主张万物对立,永久流转。辩证法奠基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