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开心挤兑(第3/4页)

“什么样的自动消防系统?”

“就是遇到火灾,直接往万安桥上喷水啊。酒店也好,写字楼也罢,房间里面不都有自动洒水的功能吗?这都已经是很日常的功能了,为什么不能用在万安桥上?”

聂天勤陷入了沉思。

“聂教授,你是不是担心这样会破坏了万安桥原有的结构?这完全不需要担心啊,我们是把自动消防设施建在桥底下,建到水里面,又不是要在万安桥上加什么。”

“爸爸没有在担心这个?”

“那你是觉得这个消防系统是舶来品?不符合你参与修订的《古建筑保养维护操作规程》?”

“不是。”

“那是什么啊,聂教授?”

“爸爸一时也说不清。”

“聂教授,非遗本来就是全人类的遗产,我们要重修,就要保证重修过后的万安桥,不会每隔半个世纪就被摧毁。取长补短也要,洋为中用也好,各种措施,只要能让这些木拱桥不再遭受轮回之苦,都是有意义的。”

“大头你说得对,不管是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还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只要传统营造技艺还保存着,传统建筑的样式和风格就都不会失传。”

“聂教授,万安桥要以什么方式重建?我们是要把万安桥复原成最开始的那个样子,还是就和刚刚被烧毁的这座一样。”

“你觉得呢?”聂天勤想先听听儿子的意见。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自然是希望它能恢复到宋代初建时候的样子。”

“关于万安桥的历史记载并不多,我们很难知道宋代的万安桥是什么样子的。万安桥这个名字,也只是和你邱爷爷同龄,再往前都不叫万安桥。”

“聂教授,听您这意思,是希望万安桥恢复最后一次被烧毁时候的样子。”

“倒也没有,万安桥的重修方案还没有定论。”

“我问的不是方案,是你心底真实的想法。”

“爸爸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如果可以复原到最早时候的样子,肯定是更有历史意义的。但这也意味着,长桥村人在万安桥见证下的成长记忆会慢慢被抹去。”

“聂教授,你想过没有,哪怕能够完全按照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复原成功,万安桥的历史文物价值也很难失而复得。”

“是的,我们学术界也一直有这样的争议。被毁坏的古建筑,究竟能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还原,一直都争论不休。”

“忒修斯之船悖论是吧?”

“爸爸觉得,这是比忒修斯之船悖论更值得商榷的问题。”

“为什么?”

“忒修斯之船起码还是同一个手工时代的技艺,船上的木板虽然都换了一遍,却都是同一种工艺。这和万安桥的情况,还是很不一样的。”

“具体一点?”聂广义追问。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手工时代已经被工业化取代,工具也好、环境也好、工艺也好,全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即便按照古法修桥,也不见得能做到修旧如旧。现在哪有那么多技艺精湛的木工?”

“聂教授似乎感触良多。”

“是啊,匠人和匠人精神,都是这个时代最难得的。你看爸爸,爸爸手还没有伤的时候,做的木工,不说和你爷爷比,就连你都没法比。”

“什么叫连我都没法比?我做的模型很差吗?”

“大头,你知道爸爸不是这个意思,你做的模型要是差,那爸爸就是根本不会做模型了。”

“聂教授也不用这么谦虚,你明明也做出了万安桥的模型。”

“是做出来了,但爸爸花了几年时间做的,还不如你一个暑假做出来万安桥模型精美。”

“那可能是我基因比较好。”聂广义顿了顿:“这说到底,还是要感谢我们聂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