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文教(第3/3页)

为了撑起汉洲的文化事业,齐国除了每年在移民过程中,不断在大明搜集和转移各类图书典籍文化古迹,以充实和壮大文渊阁的收藏规模外,对那些来到汉洲本土的众多学者文人的著书立言,也给予大力支持。凡是经过文教部和民调处审查后,无任何反动言论,齐国王室印书馆均予以免费刊印,并发行天下。

尽管,齐国是一个新生的移民国家,但作为华夏文明的分支,多少要继承和发扬数千年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更何况,一个致力于殖民世界,与欧洲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大国,不仅仅只靠蛮横的武力,还必须要有内涵,要有能输出世界的文化。

另外,随着持续二十多年的初级义务教育,齐国民众的识字率已经提高到35%以上(同时期,英格兰的识字率在30%),这也直接推动了齐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过去20年中,齐国的图书销量整体上已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从前,汉洲各地的工人和农民度过漫漫长夜的方式,就是晚饭后,做一些爱做的运动,或者给孩子讲一些老人流传的神仙故事和妖魔鬼怪之类的故事。

而现在,他们靠听儿女们朗读各种话本小书,《三国演义》、《西游记》、《初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以及一些刊登在书报上的一些连载话本,来消磨晚饭后的一段闲暇时光。

“所以,相较于那些话本演义小说,我等所著书籍,可谓是受众者寥寥呀!”方中通笑着说道:“据说,建业大学堂里的一些文人学者,通过每旬日帮着《汉洲月报》撰写一些话本小说,得到的润笔费,就有数十汉洲银元。这着实让人羡慕呀!”

“他们写的是通俗白话小说,走的是下里巴人的大众文化路线。我等所研究和撰文立言者,乃是当今最为前沿科学,代表着我齐国强大的未来,虽然说不上阳春白雪,但能应和者,自然寥寥。”宋昌文摇头说道,显见对那些通俗志怪小说看不上眼。

“宋兄偏激了。”方中通笑了笑,说道:“其实,相较于研究这些枯燥的数理百工,我倒是对《汉洲月报》上那些连载的话本演义小说颇为感兴趣。每次读罢,都在琢磨着那些连载小说接下来发展的情节,期盼《汉洲月报》的下次刊发。”

“方兄,想不到你……”宋昌文听了,不由呆了一下,随即摇头苦笑,“想不到你还是一个大雅大俗之人!”

“听说,《汉洲月报》因为刊登了数篇颇为受众的连载话本,发行量已突破十万份了。他们身后的东家有意要将这份半月刊的书报改为周报,以迎合更多的读者需求。”一名四十许的教谕说道。

“是吗?”方中通闻言,笑着说道:“这半月刊转为周报,发行量定会得到大幅增长。不过,我挺好奇,这样一来,这份书报的花费必然会成倍增长。他们如何支应这些增加的费用,别发行一段时日,将东家给弄的破产了,那以后可就没新鲜的话本小说看了。”

“方兄过虑了!”王思源笑着说道:“你可能有所不知,这书报后面的东家,可是王室。以王室雄厚的财力,如何会将这份书报办垮?”

“呵呵……”方中通点点头,“那就好,那就好。刚才宋兄说我大雅大俗,我倒觉得,王室才是大雅大俗,不仅成立了皇家科学院,用以表彰和资助国内各类科学发明和创造,还能拿出一笔钱来,弄出这么一份极具生活气息的书报,让国中民众聊以自娱。”

“王上曾言,我汉洲虽然地处南方荒僻大陆,但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建立起一个富裕繁荣的王道乐土。而在民众的自娱层面,自然也不会任其荒芜而贫瘠。嗯,所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如是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