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登莱的危局(第3/3页)

“哼,蓬莱坚城,若是难攻,那也无妨。”多尔衮冷笑一声,“但自古以来,攻城之战,首重攻心。要知道,蓬莱城中的数十万军民,可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永初小朝廷殉葬的!”

“蓬莱数十万军民,还有登莱数百万民众,甚至包括大明亿万百姓,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成为你们的奴才!”罗守璋不甘示弱地说道。

“没关系,只要我们的刀子足够锋利,自然会有千千万万的汉人做我们的奴才。”多尔衮冷声说道:“我现在不杀你,就是要让你亲眼看一看,我大清是如何征服这个天下,是如何让你们千百万的汉人成为我们的奴才!”

……

6月20日,福州。

郑森大踏步地走进大厅,左手扶着腰下的刀柄,看了看端坐两列的文武官员,然后冷然地说道:“我有要事与父亲商谈,诸位自散了。”

阶下十余名文武官员闻言,不由面面相觑,随即不约而同地扭头望向端坐主位的郑芝龙。

“今日议事,暂且到此,诸位自去署理手中事务,且散吧。”郑芝龙看着自己的长子,对他这种突然闯入议事大厅的行为,有些不满,脸上也带出一丝不豫之色。

待大厅中仅剩郑芝龙父子时,安静的大堂上呈现出一阵压抑而诡异的气氛。郑芝龙面沉如水,眼睛微微眯着,右手扶着靠椅,轻轻地击打着扶手。

“父亲,登莱局势已危如累卵,蓬莱城也在苦苦支撑,若永初陛下被清军俘杀,则大明亡矣!”郑森朝郑芝龙拱手说道:“父亲身为大明南安侯、福建总督,当尽为人臣本分,提兵前往登莱救援。否则,登莱覆灭,大明社稷沦丧,我等所据福建岂能在建奴攻势下得以独免?”

“黄口孺子,何来干涉我福建政事!”郑芝龙斥责道:“福建与登莱相距数千里,纵使行船北上,又能提供多少援兵解围登莱?清军谭泰、何洛会、刘良佐领满、汉、蒙兵马十余万在江西虎视眈眈。满清八旗将领汉岱亦统兵数万于杭州,威逼温台,窥视福建,再加之我陆战部伍战潮州不下,此等情况下,我郑家如何抽调有多余兵力前往登莱救援!”

“父亲,我福建大军扼守仙霞岭,清军难以从江西攻入福建。至于杭州八旗兵马,虽有数万之众,但多为降军附逆,战力不强,也难以对我温台构成威胁。潮州郝尚久部虽然降于清廷,但其却拥众万余,行割据之实。若我郑家撤围潮汕,清廷必然忌惮郝部,即使互相攻伐,也为未可知。如此,倒不如,将攻潮州万余兵马撤出,用船迅速运往登莱,先解朝廷之困。待潮汕有了反复,我军再攻郝部,岂不事半功倍?”

“哼,一派胡言!”郑芝龙冷哼一声,“江西的十余万清军无法攻破仙霞岭,焉知他们不会绕道广东,或者金华、余杭,从南北两侧攻入福建?再者,我大军攻潮州已有数月,正该毕其功于一役之刻,怎能轻易撤军回返。需知,清军大举进攻登莱,军队恐有数十万之众,即使我们派出万余兵马,又能济什么事?正当此时,我郑家应以筹措更多钱粮,修建更为险固城防,为日后长久打算,做完全准备。”

“父亲,唇亡齿寒呀!”郑森悲声说道:“若是登莱被灭,永初陛下罹难,则清军于北方更无掣肘。届时,他们以全国之力,集大军围攻我福建,何人来救我们?”

“若是大陆真有不遂发生,我郑家自当退保台、吕两地,当可割据海外,自成一统。”

“可是……,若去了华夏,我等岂不是就沦落为域外狄夷之辈?”

“那又如何?”郑芝龙拍了拍长子的肩膀,“数年来,大明几多英雄起势,无不被建奴屠灭扫除,落于尘埃。或许,这天下更替之时,这建奴该当据有天命,另立新朝。我等卑微势力,当顺潮流,应大势,先为自家人多多考虑一番。……汉洲,当为我等榜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