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缘由(第2/4页)

南方官场都被清洗了差不多五分之一,还是这个鬼样子,当今怎么可能还往里头继续填人?

再说了,眼下的程度,已经到了南方乡绅集团能够忍受的极限,也不能太过逼迫了。

要知道,已经有好几路钦差人马,莫名其妙失踪了。

至于动武,影响实在太坏,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再说了,南方地域的驻军,是不是还听朝廷的,根本就说不清楚。

对于此时的宁府当家人贾蓉,当今倒是可以给予一定的信任,愿意听取这厮的意见。

毕竟,宁府得了个外藩爵位,已经算不得纯粹的大乾自己人了,就算其能力和势力再强,也不可能进入朝堂核心。

既然如此,当今自然不用忌惮什么。

当然,皇帝是要面子的,有些事情自然不会亲自出面,所以戴权大总管再一次出马。

对于当今这种拐弯抹角的咨询方式,贾蓉感觉好笑,倒也没有露出什么痕迹,轻笑着将心中想法道出。

其实想要解决江南赈灾的麻烦,并不是那么困难。

当今手里还是有许多好牌的,就比如江南的官学学生以及各地书院学生,都可以召集起来作为赈灾人员,在朝廷派出的钦差大臣指挥下负责监督以及直接参与赈灾。

毕竟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有理想有激情,就算出身不俗,也很少沾染那些违法乱纪祸害百姓的事情。

像那种拿仗势欺人当寻常的存在,还是极少数的。

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读书上,就算家族有什么不好的一面,也不会轻易让此时的他们接触到。

有他们出面负责监督和亲自执行,背后的家族自然会有所顾忌,搞不好还会爆发激烈的内部冲突。

书生意气可不是说着玩的,南方书生又是出了名的敢搞事。

至于那些出身贫寒的官学以及书院学子,自然不会和地方豪强同流合污,会将他们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原原本本告知指挥他们的朝廷官员。

而朝廷方面,只需要坚定的站在这些书生背后就成。

什么官商勾结,什么地方豪强横行不法,什么百姓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一类的事情,都会轻而易举暴露出来。

到时候,朝廷处置的话不仅证据充足,而且也游刃有余。

贾蓉认为,南方赈灾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打击压制南方的乡绅利益集团。

当地官府和驻军指望不上,那就想办法釜底抽薪。

这些家伙之所以盘踞地方蛮横霸道,甚至不将朝廷官府放在眼里,还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地方的财权以及大部分人力资源么?

财权方面太过敏感,除非朝廷想要下重手,不然不可能轻易触碰,那就动人力资源好了。

什么是人力资源,就是收到地方豪强直接控制,以及间接控制的百姓。

若是放在太平光景,想要撬走地方乡绅掌握的人力资源,几乎不可能。

可现在正是天灾人祸肆虐,南方各地流民遍野之时,那就好操作得多了。

朝廷和地方官府要做的,就是大力吸纳流民。

最好,能将受灾严重,或者已经失去土地,沦落为佃户的存在都收拢过来。

想要安置众多流民,以及想办法吸纳过来的南方百姓,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朝廷的财政说实话,此时还算是比较能抗的。

像是淮南以及淮北地域的沿海区域,可以根据水文地理条件,建设一座座的港口城镇。

通过津门港的范例,一个港口城镇起码都能吸纳数十万百姓,一旦顺利运转起来能够给朝廷提供大量收入。

多建几个港口城镇,随随便便就能吸纳数百万人口。

也不用担心没有钱,朝廷刻意和各地的大商人合作么,反正他们有钱,也肯定能够看得上修建港口城镇后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