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第2/3页)

“不行,风险太大。”嬴政思考了一下,还是觉得风险有些大。

他总是不吝啬于把人往最坏的地方想的,在他看来燕人有机会一定会复仇起兵,让秦军腹背受敌。

赵不息默默道:“其实我在燕赵之地威望还挺高的,我可以领一兵在辽东郡往北同时攻打匈奴,燕人不会造我的反的。”

燕赵之地是赵不息发家的大本营,一开始她想着造反的时候就开始往燕赵之地发展了,加上燕国先前最流行墨家,多慷慨悲歌的任侠,赵不息又是墨家巨子,在燕赵之地,赵不息的威望可比在咸阳高太多了。

嬴政这才想起来自家这个小女儿L可不是在咸阳长大的,而是在赵地长大的,而且“黑石子”还有而今天底下最响当当的贤名。

“……倒也不是不行。”嬴政斟酌了一下。

限制秦朝出兵人数的从来不是士卒数量,秦的制度就是典型的军朝制度,人人都要服徭役,全民皆兵,动员能力十分恐怖,若是能养得起,百万大军也能征发出来。

只发动三十万大军,是因为举国之力供应的粮草只能养活三十万大军。二百倍的粮草损耗若是能减少五倍,那再多养十万二十万军队在辽东发兵也不是不行。

嬴政顿了顿:“此事过几日再商量,若是把粮草运到九原郡,你有什么方法吗?”

“墨家发明了一物名为水泥,可以用来铺路,让地面平坦。”赵不息鼓动完嬴政给自己争取上战场的机会之后才交代出自己准备的宝贝。

水泥就是她准备的真正改善运输成本问题的利器。

她接着道:“水泥可以铺路修墙,效果不亚于驰道但是铺一段路的成本只有修这段驰道成本的百分之一。”

想要真正迅速提高运输能力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生产力,方法再好顶了天也就只能提升一两倍效率,要想真的提高运输效率还是得改良运输工具。

后世能达成打仗的时候后勤补给无忧靠的可不是什么高效的方法,靠的是火车高铁飞机这些构成的发达交通体系……现在虽说技术达不到能造出发动机的地步,可修个水泥路还是可以的,赵不息的理论指导和墨家的科研能力结合起来只用了短短几个月就把稳定的水泥配方弄出来了。

嬴政凝视着赵不息,并没有贸然被水泥打动,他看着赵不息:“成本只有驰道的百分之一,那它是有什么缺点让你雇佣黔首在咸阳修路还是修建的驰道而不是水泥路呢?”

他太了解赵不息了,要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赵不息早就自己做了,而不是自己还在修驰道。

不愧是秦始皇,果然很敏锐啊。

赵不息羞涩地抬眼看了眼嬴政:“的确有一点点缺点,就是这个水泥路使用年限有亿点点短……经过测试和数据估量,水泥路大概只能用三年。”

“才三年?”嬴政忍不住道,“这样差的修建水平,在秦制中要被追责斩首的。”

秦对于工程建造规定十分严格,就连烧制的砖石上都要刻上烧制砖石的人的名字,若是没有多久就坏了是可以根据姓名追责的。

嬴政现在都开始怀疑赵不息这逆女拿一个只能用三年的豆腐渣工程出来是不是糊弄他了。

“这个有优点就肯定会有缺点嘛。”赵不息脸有点红,不过这也不能怪她,三年是短了一点,可是水泥配方这才刚研究出来,肯定不能和她记忆中那已经改良了不知道多少代的水泥质量相比啊。

再说了,就是她记忆中的水泥质量,那个水泥路设计使用年限也就是二十年。

哪能和两千多年之后都还有遗迹的秦驰道相比啊。

有些东西就是这样,贵有贵的道理嘛,秦驰道修建成本高昂,所以能用千年,她的水泥路虽然使用年限是短了一点,可是便宜啊!

赵不息振振有词:“虽然使用年限是短了一点,但是水泥路造价便宜啊,三年也够收拾匈奴的了,毕竟我们修建道路的目的是攻打匈奴而不是改善民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