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3/4页)

嬴政看了看四周没有其他人,干脆直接坐在了草地上,还拍拍身侧的空地示意赵不息也过来坐下。

待到赵不息坐下之后,嬴政才开口:“儒家和法家又开始吵架了,吵得朕心烦。”

“还是因为焚书之事?”赵不息顿时明白了为何嬴政今日忽然要带着她出来跑马了,估计是在朝堂上被气到了。

嬴政瞥了赵不息一眼,倒也不奇怪赵不息能猜到是因为焚书的事情。儒家和法家两家人从上岁年末一直吵到今岁年中,上到朝廷大臣下到咸阳城中的两家弟子,都在辩论吵架,赵不息知道此事不足为奇。

“儒家和法家那些大臣,吵得朕头疼。”嬴政脸色阴沉了些许。

赵不息给嬴政出主意:“要不派人把他们绑了偷偷拉到城外打个半死?”

“因言而治罪,那是昏君行径。”嬴政屈指略用了些力气敲了敲赵不息的脑门,“朕是暴君,非昏君。”

嬴政知道自己刑罚苛刻,治民严酷,对敌残暴,他也从来因为别人喊他暴君而愤怒,他的成就功盖三皇五帝,那些没脑子的家伙就算骂得再凶,史书上也不会留下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名字,而自己的名字,将永远篆刻在史书中。

当然别人骂他暴君背后骂就罢了,若是当面骂……刘邦入关之后轻减秦律原话就是“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骂皇帝是要灭族的。

可嬴政不能容忍自己有昏君行径,愚蠢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骂名。因为大臣争吵朝政而治罪,那是昏君行径。

“这不就行啦,你觉得头疼的时候就想一想‘我是明君,我不生气’,然后微笑就好了嘛。”赵不息给嬴政传授经验,“爹,其实你还可以找一个骂你骂得最凶的人,专门在史官面前让他劝言你,你就一直微笑,这样史书还能记载你善于纳谏的美名呢。”

这都是什么偏门主意?

嬴政被赵不息给他出的鬼主意给逗笑了,“若是真有这么个大臣敢次次跳出来和朕做对,朕恐怕忍不了多久就真把他给杀了。”

法家重规矩,嬴政秉承以刑杀为威,可没那么好的忍性。

“你认为朕应不应当焚书呢?”嬴政漫不经心问。

可他的腰杆挺得比方才要直上许多,暴露了他其实十分重视赵不息的回答。

毕竟朝堂上他那些已经成年参政的儿女,以扶苏为首,都十分反对李斯的建言献策。

却也不想一想,李斯是跟随了他几十年的近臣,若是没有他的默许,李斯难道会揪着这个问题这么多月不放吗?

自己宠爱的儿女反对自己,比起臣子反对自己更让嬴政愤怒。

“当然应该焚书啊!”赵不息脱口而出。

嬴政一挑眉,缓缓侧头直视赵不息,一字一句道:“你认为朕应当收天下之书于咸阳,而后焚书?”

赵不息肯定点头。

她曾经也觉得始皇帝焚书是破坏了思想文化,虽说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可却极大破坏了思想文化。怎么能焚书呢?

可知道亲身感受过,赵不息才发觉,始皇帝焚书的确是做的不对,可也没有那么不对,是具有两面性的。

在这个时候,书籍可不是需要出版社审核之后才能出版的,这时候写书全凭自己意愿,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书籍水准高的能如《论语》《春秋》《韩非子》一样,水准低的甚至敢数算书写一加一等于三,教人识字的书错字连篇,大力吹鼓绝食可以长寿……

这些水平低的书甚至后果还不是最严重的。

先秦殉葬“文化”盛行,巫蛊“文化”也盛行,甚至还有以殉葬为贵族标配的变·态风俗,贵族死的时候不杀几个人殉葬都觉得丢人。

《墨子·节葬》记载“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十。”虽说秦自秦献公废除人殉制度已经上百年了,可有些东西不是说废除就能立刻消失不见的,哪怕是在后世基础教育都普及的情况下冥婚这种变·态“风俗”都还存在,更别说先秦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