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4页)

她可太知道偶像周边的威力了!

冯腾犹豫了一下,还是脸微红的将这卷《申子》收下了,看向赵不息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好感。

飨宴过后,赵不息才和冯腾说起自己来拜访的另一件事。

“我有一个想法,只是不知道是否符合律法,所以想询问您。”赵不息坐在冯腾对面。

冯腾挺直了身体,只要一旦谈到律法,他就立刻从温和长辈模式切换到了尽职尽责郡守模式。

“我观察到因为连年的战乱和天灾,四处都有失去父母的稚子,正巧黑石这些年收成都不错,所以我想要办一个孤儿院,收纳一些自己无法活下去的孩子,您认为如何呢?”赵不息仔细描述着自己的想法。

冯腾沉思了片刻。

秦律对孤儿是有保护的,《秦律十八中·仓律》中规定“婴儿之毋母者各半石”,意思就是失去母亲的孤儿每人每月发放半石粮食。

可秦律虽然有规定,奈何生产力跟不上,每年饿死的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都有成千上万,别说无父无母的孤儿了,很多时候官府都拿不出来粮食养孤儿,就算是富裕地区的官府有着充足的存粮,可一个稚子想要长大,哪里是每月那半石粮食能养活的呢?

“黑石子的确是贤人啊,此仁政也。”冯腾夸完之后觉得怪怪的,从他一个法家弟子口中冒出来“仁政”两个字,总觉得不太对劲。

冯腾哂笑一下,管它呢,又没有违反律法。本来他能将河内郡安稳治理下来也就不是什么抱着典籍不知变通的人。

“既然黑石子愿意做此善事,衙门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冯腾沉思一阵。

“也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将没有上户籍的孤儿统计户籍……这样吧,你那边有什么需要,只要不违反秦律,可以自行决定后再上报官府。”

算是给了赵不息怀县内的部分自治权,让她可以自行安排人员变动和自行修建一些小型工程,虽说赵不息先前也一直都是自己做不禀告官府的,但是这类事情的确还是有官府默许更安全。

秦律虽严,可也不是不知变通,事实上,自商鞅变法以来百余年,秦一直都在修改法律。

……直到秦二世登基,秦律才从“严法”彻底变成了“暴法”。

冯腾本想说官府也负担一些粮食,可转瞬又想到空空如也的粮仓,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了下去。

陛下明年开春还想再在百越起兵戈,特意抽调了粮食,现在河内郡的粮仓内干净的能跑马,哪来还有粮食能让他调拨?

冯腾说出“自行决定”的时候脸忍不住微红。毕竟这听起来简直就像是白嫖怀县一样。

他不太好意思补充道:“黑石子若是真能把此事做起来,人口增长,这也算是老夫的政绩,只是现在官府囊中羞涩,人员缺乏,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精力……”

赵不息明白冯腾的未尽之言,官府没钱没人,你要干什么就去自己出力做,官府在政策上给你方便,至于资源,你自己出吧。

可这正好符合了赵不息的心思。

她本来就不想让官府插手,收养孤儿这件事,有一部分是赵不息的确可怜无父无母被饿死、冻死的孩子,另一部分她也是为了扩大人才储备,为造反积蓄力量。

造反除了需要萧何范增这一类的大才担任相担任主要职位之外,还需要其他人才去担任基层职位才行。

她需要丞相和大将军,也需要县令和亭长,也需要运粮官和伍长。

所以赵不息要自己建立学堂、建立职业学堂、建立军学堂、建立学宫,培养一批完全忠诚她的人才。赵不息心思流转,面上却没有丝毫表情改变,依然笑得一派天真烂漫。

她指着身侧的陈平对冯腾道:“这是我的门客陈平,建立孤儿院收纳孤儿之事由他负责与官府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