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2/3页)

“秦王在你家放了多少监视的人?”廉颇开门见山地问道。

朱襄苦笑:“廉公,我带来的仆人很少,家中全是君上给的人。”

廉颇道:“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眼皮子底下?他难道还让人事无巨细地报告?”

朱襄道:“最近好了许多,没有再每日翻我书房。”

廉颇沉默了许久,叹了口气道:“你就是个蠢货,他至于这样监视你?”

朱襄道:“君上可能只是对我很好奇。我听太子说,秦王每当处理政务劳累时,就会召人询问我的事,听完心情就会好许多。”

太子柱很了解秦王。秦王不是担心朱襄会谋反,只是把朱襄家的事当故事听。

朱襄脑海中不知怎么,浮现出现代的二十四小时真人秀综艺节目。区别只是,嘉宾是自愿的,他是被动的演员。

“辛苦了。”李牧现在才听懂廉颇和朱襄的对话。

他毕竟年轻,雁门郡又是天高国君远的地方,他没想到朱襄的处境。

朱襄笑道:“还好。我给君上看的都是最真实的状态,习惯之后也不会太不自在,只是少提君上相关的话即可。你们住在我家的时候不用担心君上会监视你们,你们自己带着家仆,君上不会插人手。荀子、范公和白公就住得很自由。”

廉颇低声骂道:“他就是欺负你是个蠢货!”

朱襄嘴角抽搐。廉公嘴里的“蠢货”是不是就和“君子”是一个意思?

“别老问我,廉公,李牧,你们说说你们的事啊。”朱襄转移话题道。

廉颇翻了个白眼:“有什么好说的?不就是被赵王卖了。”

朱襄本想说,卖掉廉颇和李牧的可能不是赵王。话到嘴边,他没说出口。

他担心廉颇和李牧得知此事之后,对赵王又生出信心,冒险回赵国帮助赵王。

朱襄不是圣人,他更看重身边的人。廉颇和李牧好不容易脱离赵国这个泥沼,改变了今后的命运,他就不会给廉颇和李牧再回到泥沼的机会。

“你们接下来想去哪?”朱襄继续问道,“我向君上提议的是廉公去咸阳学宫教学生,李牧继续去北边镇守匈奴。不过这只是我自己的一厢……啊,廉公你轻点,我的脑袋不是石头!”

廉颇破口大骂道:“我真想问你,那在咸阳学宫教导练兵本事的计策是你献的?!”

朱襄捂着脑袋道:“啊,是,怎么了……别敲了别敲了,廉公有话好好说。”

李牧疑惑:“这有什么问题吗?”

廉颇对李牧骂道:“你也是将门出身,你没看出有什么问题?!练兵是将门不传之秘,他这是挖将门的根!”

李牧努力思索自家有没有这种不传之秘。

然后他犹犹豫豫道:“练兵也不是什么不传之秘吧?我家确实有传下来行军和练兵的兵书,但我第一次翻看就觉得错漏百出,便将其丢到一边不看了。”

朱襄抱着脑袋缩着脑袋忍笑。

廉颇冷哼:“你是你,别人是别人。朱襄,你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他虽然老骂朱襄蠢货,但他知道朱襄非常聪明,看事有时候和蔺相如一样敏锐,只是看透了陷阱还会往里跳,就更令人生气。

朱襄道:“不,我这次真不知道。”

朱襄这次确实是疏忽了,因为唐宋时科举有武科,就会教导练兵行军的本事。而最详细最完善的练兵教科书,当属戚继光的《练兵实纪》。

现在廉颇提起这件事,朱襄才从记忆的角落里,挖出来他不知道从哪看到的,对戚继光《练兵实纪》的评价。

戚继光是第一个详细将练兵思路单独编撰的人。那之前,兵书都是更注重“计谋”。

虽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宋时起,文人看不起武将,所以只注重“庙算”,对练兵这种中低层将领需要的本事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