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第2/6页)

“老师确实擅长丹青。不过老师已经很多年不作画了,不知还愿不愿意动笔?”王玄之拧眉思索片刻,“老师如今人在外地,等他回来,我倒是可以问问看。”

姐弟俩将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王姝便又着手写起了来年的测交计划。

测交实验是没那么简单的。

杂交实验需要经历一个品种优选的过程,优选后确定具备能力保持植株。再通过连续回交不育系,找出具备恢复能力的植株。最后一步才是通过杂交恢复系植株选育出最稳定性状的植株,确定良种。一种性状的稳定需要至少八次以上的实验数据支撑。

若只是一次两次的结果,其实不具有说服力。

毕竟适应性和丰产性是水稻良种十分复杂的植株性状。看似只有两个特性,其实细分下来关系到的方面很多。品种对光、温等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对当地病、虫、逆害等的抵御能力,品种的结实率,每一样都需要大量的实验现实支撑。

这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耗时极长且需要大量反复实验的过程。

王姝经常会吐槽自己就是个种地的,这一点是一点不夸张。她每年都会提前做计划,规划实验组,设置样本区域。而这些工作都是重复且繁琐的。水稻今年确实取得了大丰收,不代表明年就能放松警惕。在实验上,是不允许一丝的马虎和精神懈怠的。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王姝没能全程跟踪今年麦种杂交实验,结果失败了。

但也不算完全没有收获。至少麦种出现了变异植株。

变异的植株不多,统共只有十几株。得益于铃兰的细心,发现了这几株的特殊。虽然没能及时得到王姝的指点,将这十几株变异植株移植出来。但铃兰怕来回信件不及时,移出来了一株。那株小麦到了季节也收了种子,只有一小把,但王姝已经很高兴了。

关于这变异植株是什么性状,还需要王姝来年的针对性研究。

寒冷的冬季降低了人出门活动的兴趣。王姝恨不得整个冬季都猫在屋里,太冷了。

猫在屋里也不碍事,大冬天,又下雪。左右王家也没什么别的事,除了京城商铺和镖局连着好几日试图联络主家这边,试探她到底在不在。别处算是一片安宁。

当然,要是萧衍行这厮别来骚扰她就更好了。

五个月过后,王姝的肚子开始有了些许的动静。开始王姝以为是错觉,后来又一次她躺在榻上看账本,肚子上突然一个凸起怼一下。那小东西跟游鱼一样东一下西一下,一突一突的。

王姝起先被吓一跳,以为有什么问题。小梁诊脉说这是因为孩子长得好,算是个好事儿。她怀这孩子没怎么吃苦,不怎么孕吐,也没有这疼那痒的毛病。于是放宽了心,该吃吃,该睡睡。萧衍行是某日深夜回来,抱着她时冷不丁被小东西给踹了一脚。

就那一下,把素来处变不惊的萧某人给震惊了。他那张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脸都裂了缝,一双眼睛微微睁大。小心翼翼地把手贴到王姝的腹部,而后又被踹了一脚。

“他……”萧衍行眨了眨眼睛,“动了?”

“嗯。”王姝从一开始震惊到现在麻木,优哉游哉地躺下去。抓了案几上的橘子剥开,慢条斯理地塞了一瓣到嘴里,鼓着腮帮子慢吞吞地嚼:“它是活的,能动。”

萧衍行:“……”

个头高的原因,萧衍行的手也大。

修长的手张开,手指能覆盖一大半王姝的腹部。他缓缓地摸着,王姝的肚子温温热热的,心里一股陌生的暖流在涌动。这还是头一次,他有这种清晰的认知:姝儿的肚子里,有一个跟他血脉相连的孩子正在长大。他们俩,要有一个孩子了。

从此以后,这人就多了个不良习惯。隔个几日就要下山来摸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