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第2/5页)

不是他们怀疑,老皇帝在这位心肝贵妃及她生的这一窝子嗣身上,从来就没有头脑清醒过。这位叶贵妃也不知给老皇帝下了什么蛊,那般冷情自私的人竟然宠了她二十多年。

废太子府如今的情况,不适合曝露在人前。

追查江南水患和赈灾款去向自然得由别人去做,这些人要想取信老皇帝,就必须跟废太子府没有丝毫关系,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不然这桩卷宗递不到京城就会被人压下去。萧衍行的人这半年为说服大理寺去死咬着不放,并在暗中协助程明思力挽狂澜,私下里多方运作。

程明思是个中立派,只听令于朝廷。不过因为这件事,对废太子有了偏向。萧衍行倒是没有趁机拉拢程明思,只是安排了人在逐步接触他。

此事且不提,处理浮殍迫在眉睫。只要萧承焕一日单着这重担,就一日耽搁下去。必须尽快换掉萧承焕,换个有治灾经验的人接任。

凉州府,书房里又是一夜灯未熄。

萧衍行在外忙得脚不沾地,临安县这边也没有消停的时候。

温氏是铁了心要走的,萧衍行关她禁闭的这事儿,彻底断了她对这只有两面之缘的夫君的念想。即便人长得再好看也不过一副没用的皮囊,冷情又严苛的夫君根本不懂得怜惜。越来越走下坡路的萧家也保证不了她后半辈子的荣华,如今不做打算,往后她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差。

在后宅苦守大半辈子,熬到人老珠黄,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萧衍行不是关她紧闭么?

行。关吧,她自己想办法逃。

萧宅统统才多大,从前院到后院还没有她温家的府邸宽敞。就那么几个下人还能管得住人?温氏心里藏了恨意,趁着下人来给她送饭,把人打晕了,带着金银细软从后门跑了。

等袁嬷嬷收到消息找过来,温氏早已不知不见踪影。

萧衍行人不在临安县,温氏出逃,袁嬷嬷一时半会儿还真不知该怎么处置。主子爷与温家私下有牵扯,又不能报官。不能因为温氏一人的行径影响到两家关系。但这口恶气,袁嬷嬷无论如何是咽不下去的。当日便带着一批人去了温家,直接问责了温家家主。

温家家主得知自己这心比天高的女儿竟然胆敢当逃妾,又气又怒。赌咒发誓女儿的出逃与他温家没有半点关系,他必会给殿下一个交代,将温氏逐出族谱。

“这事儿你自己想想该跟殿下交代吧。”

袁嬷嬷许多年没有这么生气,狠狠叱骂了一通温家人。当夜就给萧衍行去了口信,等待处理。

信儿递到萧衍行这里,他连眉头都不曾抬一下。至于袁嬷嬷关心的温家的立场会不会因为姻亲关系动摇,萧衍行是半点没有担心。

温家比王家跟萧衍行打交道的多。

早在萧衍行太子之位还稳固时,温家就跟韩家有交集。韩家私下藏了两万多的私兵,不尽是步兵。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善骑射,更是有一支被称呼为草原上的鬼灵的轻骑兵,厉害非常。这些马匹和甲胄不能从正规渠道走,自然是有人做这个事儿。温家便是充当这个角色。

而萧衍行作为韩氏皇后所生的太子,自然也知晓一些。

温家也借着韩家的便利,早早搭上了萧衍行的船。此次送女儿为废太子妾,表面看似废太子需要姻亲关系稳温家的心,实则有没有这层姻亲关系,都不影响大局。

温家这些年为韩家做的事,以及在萧衍行势力庇护下得来的便利,短时间内从一个普通马商发展成西北第一大马商,其中种种都仰仗了萧衍行。如今不是废太子府担心温家会因为温氏的问题造成关系破裂,反而是温家担心温氏触怒了萧衍行。萧衍行会因此收回给温家的便利,他温家还能不能坐稳这第一大马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