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3/4页)

她虽然暂时不缺钱,但以后少不得花钱打点。放点值钱的东西在身上也方便应急。

将东西包好,她谨慎地锁了每一个箱子,重新将密室封住。

密室的门咔哒一声锁上,将外头的书架推回原位。王姝抱着一包东西出来,外头的大雨还在下,雨声淅淅沥沥的叫人听不清说话声。

王姝抬眸看了眼天色,朗声道:“去下河村。”

清河镇不大,镇子从南到北不过一个时辰的距离。马车一路疾行往下河村去,走了两刻钟的功夫才看到村子的影子。

雨水将地面打湿,道路比较泥泞,走得艰难。

那几家佃户并不难找,随便找人问问就能问出来。毕竟以往给王家大姑娘做事儿多体面,村子里不少人十分艳羡。如今失了依仗,惹得不少人瞧热闹。如今忽然见有人来寻,还是这般气派的马车,不知是哪儿来的贵人。

一时间引的村子里人伸着头看,议论纷纷。

王姝去到几家,人在马车里也没出去,是叫护卫去交涉的。

护卫将王姝的意思表达清楚,若是舍不得故土,便给他们一些补偿。若是还想跟着王姝做,便尽快收拾行囊去县城。这事儿不强求,等着他们做抉择。

虽说他们跟着王姝干了十年,许多事早就熟能生巧。换了新人来,估计还得需要花不少精力去重新培养。再说,要求古时候人背井离乡怎么都太不通情理。

原以为两家人至少需要几日考虑,谁知不肖片刻,两户人家都给了肯定的答复。

他们自然不愿意离开家乡,但临安县离清河镇不算太远。再来,人都要饿死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帮着王家大姑娘做事,这么多年都做习惯了。去了别家,兴许还做不惯。王家大姑娘是个那么厚道人,他们跟着她是不会吃亏的。

没怎么犹豫,两户人家的男人就当面拍板。

王姝一愣,笑了。

这样是最好的,这样她试验田的好多活儿就能稍微轻松些了。点点头,倒也没要求他们立即走。只命人给他们留了盘缠和地址,让他们这几日赶过去便可。

这里的事情处理完,王姝想着正好在下河村,便去下河村那老大夫家走一趟。

当初给王程锦治病的老大夫就是下河村的。正巧在村子后头。老大夫已经是古稀之年,早十年就不给人瞧病,回家养老了。当初会王家是因为听说这老大夫医术高超,有五十多年的行医经验。特意花了大价钱,把人给请去王家的。

他家如今是他的孙子继承了衣钵,王姝到的时候这家小曾孙正抱着钵在门口捣药。

王姝询问了几声,那小童才引了王姝等人进去。

老大夫人确实是糊涂了。不仅不认人,还眼瞎耳聋。跟他说话都得扯着嗓子喊才行。她喊得嗓子都哑了,老大夫才可算是有了点回应。

跟先前林二他们打听的不一样。这回老大夫倒是脑筋清醒了许多。

老大夫觊着王姝许久,一双眼睛早已浑浊。似乎认得王姝,他难得口齿清晰道:“你是镇子上王家的姑娘?你爹是王程锦是不是?”

王姝一愣:“是,老大夫还记得王程锦么?”

“自然是记得,”王家为十里八乡做了不少事儿,王程锦为人又慷慨,上河村好些吃不上饭的农户在王家田地里当佃户,老大夫自然晓得,“你是来问你爹死因的?上回有人来打听过。”

“那大夫你还记得我爹的情况么?我爹可是肺痨去的?”

老大夫思索了片刻,摇了头:“你爹才不是肺痨。你爹的情况有些不同,估摸着在世时喜食生鱼,肺里长满了虫。虫子引发了严重的肺病,这才急症高热去了……”

王姝没想到她意外问出了一点东西。不过听完这话,她许久不能回过神。

她回忆了王程锦的饮食习惯,确实喜欢是鱼脍。尤其是刚打捞上来的鱼,片成薄片,有时候不蘸调料便吞噬下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