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3页)

冬天江河上不好行船,那些船只在码头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李俅连连点头,认真记下三娘说的所有话后便屁颠屁颠回去研究自己的卖书大业了。

他才刚跑回百孙院,便撞上了他长兄李俨。

李俨见自家四弟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不由问道:“这么冷的天,你跑外面做什么?”

李俅说道:“我寻三娘讨主意去了。”

李俨眉头微动。

他问李俅到底讨来了什么主意。

李俅把三娘给他想的营生一股脑儿告诉他长兄。

百孙院既不缺书也不缺人,马上就可以开干了!

至于讨要客船当临时书肆什么的,寻个好时机给皇祖父讲一声应当是没问题的。

从前李俅都是没头苍蝇一样瞎胡闹,如今有了三娘给他想的营生,可不就让他干劲十足吗?

能赚几个钱不重要,哪怕是只赚了几文钱也足够让他吐气扬眉的!

李俨没料到李俅会私底下向三娘讨教这个。

他倒是知晓李俅为什么对赚钱这么执着,因为李俅那薄命的娘就是个商贾之女,生前曾因受人奚落而郁郁寡欢。李俅自小没了亲娘,偶尔听了几句难听话便记在心里。

李俅傻乎乎地听不出好话歹话,只记住了别人拿他娘说事时提及的出身,不知怎地就想学商贾赚钱去。

李唐宗室是可以入朝为官的,想当个风雅人士吟诗作画也没问题,但绝不会自甘堕落去行商贾之事。

李俨到底还小,想劝弟弟也不知该怎么劝。见他平时折腾不出什么水花来,便也没不再多言。

没想到他这个弟弟居然还晓得去找别人给他支招!

而且李俨听完整个计划,竟觉得这事能成。

卖书的事能算是做买卖吗?当然是不算数的!

李俨说道:“这个营生倒是可以试试看,不过若是皇祖父不允的话你也莫要和他犟。”

他年纪比李俅稍长那么两三岁,比李俅他们更能感受到东宫越来越艰难的处境。这种情况下他们哪怕不能给父亲长脸,也要尽量避免给东宫带来祸事。

李俅还是很听他长兄话的,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他只是憨了点,又不是真傻,怎么可能和李隆基犟?

要知道他们连像三娘那样在御前侃侃而谈都是需要极大勇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