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辛弃疾(第3/6页)

他是借机去侦察金人形势,以图恢复,有这样的志向,终于在完颜亮当政,准备大举南侵,欲灭亡南宋,并统一江南之际,趁着国内空虚,北方的汉人接连起义,而辛弃疾也自己拉起了一支起义的队伍,在山东揭竿而起。】

【而在毅然“鸠众二千”,揭竿起义之后,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又投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负责起草书檄文告,参与机密。】

【那这个时候,辛弃疾都主要干了些什么?】

【我们先说一件事,就是辛弃疾有个叫义端的和尚朋友,这个义端和尚,当时也带着一支队伍起义了,于是辛弃疾也将这个朋友拉到了耿京的队伍中,只是此人名为和尚,实际心思根本不净,最后竟偷了辛弃疾的公章跑路了。】

【辛弃疾差点受其连累,不过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机会,立下了三天就追回叛徒的军令状。】

【于是这一路追过去,还当真让辛弃疾给追上了这个义端和尚,最后辛弃疾直接将人给砍了,然后回去复命,自此之后,辛弃疾在耿京的队伍中也更受到了重用,毕竟能文又能武,这样的人才,可不能忽视过去。】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不禁点了点头。

能文能武确实是难得。

既能打仗,又能写词,还有胆气。除此之外,竟还和霍去病有些渊源。

这听着,更让刘彻对这位辛弃疾不由得产生了不少好感。

只是人在南宋,又是那完颜构,哦不,赵构当政……啧啧,这未来又是不好说啊。

【其实追杀叛徒义端和尚,还不算能体现辛弃疾能力的事情,其后的一件事情,更能体现辛弃疾的勇武和骁勇善战。】

【就是义军内部再次出现了叛徒——张安国,邵进等谋害杀死了耿京,甚至还带领了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

【当时辛弃疾力劝耿京“决策南向”,接受南宋朝廷的领导,耿京也同意了辛弃疾的看法,然后命令辛弃疾和贾瑞等人奉表南归,但就在辛弃疾与朝廷接洽成功,准备返回军中的时候,义军内部就在此时发生了此等重大变故。】

【一般人听到这个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大概会直接再回到南宋朝廷。】

【但辛弃疾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当即组织率领了仅有五十多人的队伍,然后竟直接杀向了张安国几万人的驻地。】

【而在当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酣饮,辛弃疾则是带着人出其不意袭进了金营,不仅活捉了张安

国,甚至还在五万金兵中带着张安国摆脱追敌,急驰而归,真可谓“燕云五十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

"哈哈,勇啊!"

辛赞不由得拍向孙儿辛弃疾的肩膀,大笑道:"不枉祖父对你多年的教导!"

还是少年的辛弃疾也是不由得神情振奋,随即认真开口道:“那还请祖父允许孙儿现在就投入岳将军麾下!"

"虽说现在形势一片大好,可金兵仍是在苟延残喘,孙儿也想去尽一份力。"辛赞摇头啧了一声,失笑道:“我看你主要是想去见岳将军。”辛弃疾眼睛发亮:“岳将军乃当世英豪,谁不想见?”

"如今天幕提起孙儿,想必孙儿现在去投靠岳将军,就算不得个一官半职,但也应当能见到岳将军一面吧?"

自从听天幕提起岳飞的事迹,辛弃疾就一直有此种念头,到如今也是更有了能够去投靠的底气和条件了,所以还怎能耐得住等待,哪怕他现在尚且还年少,可这收服故土,打退金兵,让金兵再不敢入侵中原,他必然要出一份力!

辛赞笑看着辛弃疾,不由得点头,满脸欣慰。

"好,那你就去吧。"

r>反正如今也不是皇帝当政,岳将军还尚在,一切都已改变,此时去,必然会有更好的形势。就是不知道,在历史还未改变的情况下,他这孙儿,往后又会是何种境遇?会得到重用吗?【南归南归,不知道是当时多少北方汉人的追求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