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雅俗共赏(第3/4页)

【甚至因为在余杭当县令,将其管理得很好,还被写进了当地的县志,并归入了“名宦”的行列之中,还有柳永在盐场当盐监,写过一首替盐民说话的词,也被写入了《昌国州图志》之中,同样也被归入了“名宦”行列之中。】

【当然,其实柳永的仕途还是不怎么顺利,某次被上面官员看中,想破格举荐柳永,结果却又遭到言官弹劾,表明不合规矩,而且皇帝还为此特意下旨,意思是说以后举荐,没有经过晋升考核的官员,那就没有被举荐的资格。】

【于是柳永想要晋升,只能慢慢熬了,但也只做到了屯田员外郎,后人说的“柳屯田”就是从这里来的。】

【而后柳永71岁时,最终在润州去世,甚至去世的时候,身上都没多少钱,还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出钱,才让柳永得以入土安葬……但不管怎么说,柳永这一生,尽管终身潦倒,可他在宋词历史上的地位是相当的高——】

【他是我国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人,并且还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慢词?慢词又是何意?"

刘彻摸了摸下巴,一边去看这柳永所作的词,一边又去看此人当官时的所作所为。这官当的倒是不高,但事做的倒是不错。

倒也是个人才,只可惜当官的年龄确实是已经很大了。这么一看,又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可惜。而且天幕给这位柳永的评价竟然这么高?>那慢词究竟是何意?

【按照当时宋朝对于词的分类,一共有两个大类,一个叫小令,一个就叫慢词。】

【这两者的区别主要在音乐上面——小令的音乐节奏比较快,那相对而言的,慢词的音乐节奏就比较慢,而在宋朝以前,基本上就是小令更加的热门,甚至可以说是独占市场,而慢词就属于冷门中的冷门了。】

【一直到柳永这里,慢词才逐渐流行起来,所以可见柳永对于慢词发展的贡献之大。】

【还有就是柳永写词的“雅俗共赏”风格,让词也发展到了老百姓中间去,而不是限制在士大夫阶层那里,于是这宋词的发展,自柳永这里开始,使得市井之词和士大夫之词,都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以及演变,对之后词的发展影响很大。】

【所以“词”到这里,终于也是更加走入百姓之中,真正开始兴盛繁荣起来了。】

秦王宫,

嬴政对这宋朝的观感,其实颇为复杂。

一方面那宋朝对外的发展,着实是让他看不上,可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说这宋朝的经济发展,可着实是让人眼馋……尤其经济带动文化,这词可不像诗那样被纳入科举考试之中,却还能兴盛起

来,其中经济繁荣的因素可谓是影响颇大。

这词在他看来,一开始完全就是娱乐之作。

而这娱乐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带动词的兴盛和演变,可见这宋朝经济的发展繁荣……赢政不由得啧了一声。

回想天幕之前说起的宋朝对外历史,再听现在词的发展和兴起,更是让嬴政不由得深刻意识到——何谓有钱的好处和影响,最起码武力值不行,竟然还能拿钱摆定,而国家经济繁荣发展,带来的文化兴盛发展,也很显而易见啊。

钱啊钱,看来这资料库中的经济相关模块,也得好好研究研究。而一想到这个,嬴政又不由得想捏眉心了。

现在他可算深刻意识到天幕说的“人才”的重要性了,毕竟做什么不需要人才?而这人才想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这培养人才的架构可要能循环和不断完善才行,如此才能更大限度的培养更多有用人才出来。

而这一切,都着实任重而道远。

不过天幕都给出了种种优待和功能权限,他又岂会因为困难重重而心生困顿!怕只会更加摩拳擦掌,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