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杜甫(第3/8页)

【小时候靠家里,长大了没工作,还经常不着家。不可否认杜甫的确忧国忧民,但也着实不应该太过忽视对家庭的责任。】

【于是在发现自己小儿子被饿死后,杜甫悲愤交加之际,写下了又一首长篇诗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其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句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整篇诗表达了很多情感,有对杨国忠祸国殃民的愤怒之情,忧国忧民之意,不愿放弃的决心,还有抨击权贵享乐,百姓遭罪的现状,以及对自己儿子饿死的惭愧悔痛之意等等,情绪之复杂,沉郁顿挫,其思想内容很是浩瀚和博大。】

【而这时候的“盛唐”,其实早已如泡沫一样浮于表面,一碰就碎了,于是最后沉痛一击的安史之乱终于到来。】

【杜甫成了俘虏,曾经繁华的长安城如同鬼城一般。】【于是杜甫在这个时候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名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着这首《春望》,李世民几乎又被其中的字眼刺痛。三月烽火,家书万金。

br>

还有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天下的种种,还有很多兼顾不到的地方,他当更加自勉才是。李世民不由得再次看向小屏幕。

若说那秦朝是着重发展这些新事物,那对于他这大唐而言,便是发展和革新。尤其是更要注重革新才是,如此才能有所进展和成就。

而且既然在后世之人的眼中,他与秦始皇和汉武帝同是“龙凤猪”一说,那他必然不能在此落后和掉队才行。

【安史之乱,长安城被占领,王维被迫做了伪政权的官员,好在杜甫的官小,没人注意到他,于是杜甫就寻了个机会,赶紧逃离了当时的长安城,然后这时候唐玄宗已经成了太上皇,杜甫一路困顿的辗转流亡,最后来到了唐肃宗这里。】

【见杜甫如此,唐肃宗非常感动,于是就封了个左拾遗的官职给杜甫,虽然也是个小官,但相当于给皇上纳谏。】

【只是像纳谏这种事,可是很需要技术含量的,毕竟纳谏也相当于另类的给皇帝挑刺找问题,于是一个不小心,杜甫就和唐肃宗起了冲突,还差点被杀头,好在有人给杜甫求情,最终杜甫才得以保住了性命。】

【但也因此,杜甫被贬了官。】

【而也就是这个时期,杜甫写出了“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主要描写了当时战争带给百姓的悲惨和痛苦生活等。】

【官场黑暗,百姓痛苦,杜甫也过得很困苦,于是干脆辞了官,又是几经辗转,然后到了当时的成都。】

【在这里,杜甫在好友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也就是现在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已经成了一个著名景点,也可以称为“浣花草堂”,属于我国的4A级旅游风景区哦。】

"嗯?著名景点?什么四什么旅游风景区?"

刘彻不由得咂咂嘴,这名人到一定地步,连住的草堂都能成为著名景点?真不得了啊。

那若是他亲力亲为建出什么来,这后世会不会也同样如此?

刘彻还真当思索了起来——比如要不要把交给桑弘羊等人做的事情,也揽过来自己多做点?【到这里,杜甫总算能安定下来了,虽然生活还是艰苦,但好歹

能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

【也是在这一阶段,杜甫又创作了不少名篇出来,比如描写农家生活的《客至》,还有游览到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蜀相》,听到武侯祠和蜀相应该就知道,这首诗是有关于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