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代表人物(第4/5页)

表诗作,都是在第一次出塞时写的。】

【第一次出塞,高适写了描绘边塞风土人情的《营州歌》——"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还写了军队里的日常生活——《蓟门行》,其中“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这一句,就表达了北方边塞的男儿,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纵横驰骋的意思。】

【当然其中最出名的,也是最著名的描写边塞战争场面的《燕歌行》,实属是高适最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也是中学生必背古诗词。】

[叮叮——]

众人立即再去看小屏幕中的《燕歌行》,因为篇幅太长,很是值得再去细细品味一番。这前四句说明了为何要打仗,因为有皇帝的命令。

而刚说完打仗,就立即要打仗了——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而且军情紧急,大军压境。那这仗要怎么打?这竟然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前方战士征战沙场,后方将领却是莺歌燕舞。

可想而知,最后便是全军覆没,而那些可怜的年轻将士们,却再也见不到家人了。

还有最后这一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真是足可见高适心中的感慨和悲叹。汉朝未央宫。

霍去病一直听着天幕的讲述,又在仔细看了一遍《燕歌行》之后,不由得也是感叹一声:“这高适写的真好啊。"

故事流畅,思想深刻,也当真是足够讽刺。卫青也点头:"的确非常精彩。"

"不过最后一句‘犹忆李将军’,是李广将军吗?"霍去病挠挠头,小声道:“要是历史中,我死的没那么早,也能被人惦记吧?”

卫青立即摇头笑起来:“那你就从现在多注意身体,陛下也为你召集了许多名医,再把那强身健体的操多做做。"

霍去病:"……"

他是做来着,但别以为他不知道,每次做,舅舅都笑得厉害!卫青:“那你还做不做?”

霍去病:“做……”

【《燕歌行》能被评为边塞诗第一,不无道理。

毕竟全诗对边塞军中生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集中反映了民族矛盾,军中矛盾,边策弊端,以及人民苦难等,其主旨深刻且含蓄,风格悲壮且沉雄,气势也是很磅礴,看得出来诗人高适的笔力甚为矫健。】

【第一次出塞回来,高适参加了科举,哦,更确切说,应该是试着参加了科举考试,当然就不出意料的失败了。】

【于是就又有了高适的第二次出塞,一开始是在国内四处闲逛云游,而这时候,高适便遇到了李白和杜甫。】

【三个人一起玩的很开心,而游玩回来之后的高适,就被人举荐做了个县官,不过这县官,高适做的并不开心,于是写下了《封丘作》——其中两句就是“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之前高适不是只在国内游玩吗,他的第二次出塞,其实就是游玩回来的当官期间。

简单说就是因公出差,具体说就是没什么好说的,而且因为当官当的不开心,加上官场也不好混,另外高适也不愿意阿谀奉承,不愿意去压迫百姓,所以高适便辞了官,然后他再次写下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秦朝咸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