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奇葩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第2/10页)

李世民不禁诧异的张大了嘴。

这……这不对吗?

这难道是有问题的?!

【举一些例子,比如李承乾不过盖个房子,于志宁便上疏批评他过于奢华。

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又上疏批评他,甚至将他比作秦二世。】

【相比之下,孔颖达更是激烈,他只要觉得李承乾一有不对的地方就立马犯颜直谏,太子的乳母遂安夫人曾劝说过孔颖达,认为太子年龄既长,不宜总是当着面痛加批评指责,而孔颖达却表示我这样做“死无所恨”。】

【结果就是——“谏诤逾切,承乾不能纳”。】

【至于张玄素,那更是无时无刻不谏,言语之急切恨不得李承乾立刻听他的,至于结果如何更是可想而知了。】

【再比如李承乾宠幸一名“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并称他为称心,李世民闻之大怒,竟是直接将称心杀死,遂导致李承乾非常伤心,在宫中为自己死去的男宠立室,让宫人日夜祭奠。】

【而且李承乾还在宫中为称心树冢立碑,并赠予官职,除此之外甚至经常为称心哭泣流泪。】

【也因为此,李承乾与李世民之间的隔阂也是越来越深了。】

听到这里,李世民眉头蹙得更紧。

他倒是听出了一点问题,但……不都是如此吗?

那不然还能怎么办?难道要放任承乾就那样荒唐下去……?

【李承乾固然有错误之处,但这样相当于一味逼迫,并且几乎是没有任何沟通的教育方式,也着实是令人窒息。】

【所谓越打压,手段越强硬,就越会有很大的可能导致孩子越来越叛逆,也越会引起孩子的触底反弹。】

【李承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虽然李世民也是对李承乾爱之深,责之切,从来就没动过更换太子的念头,但架不住李承乾由此多思啊。】

【看看有多少人批评他,否定他,好像他哪里都做得不对一样,哪里都做得不好一样,处处受限,处处得不到承认和夸赞,再加上自身有了足疾,更是由此打击了自信心。】

【从一个备受瞩目的太子,再变成现在这样,这怎么能不叫他变得敏感又自卑?】

【再加上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还因为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使得其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一样,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

【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李承乾能不多想?】

李世民不由得张了张嘴,却突然就说不出来话了。

听着这些话,他心中竟也难免心酸起来。

设身处地想一想,若他是当时承乾的处境,又会是何种心情与想法?

身处其中或许是察觉不到,也勘破不了真相如何,如今被天幕这样道明,才竟是颇为无言以对。

【当然即便如此,李世民也不想废太子,甚至煞费苦心的将魏征任命为太子太师。】

【此举的目的就是意在告诉众人,他是绝对不会废掉李承乾这个太子的,但其实重点不是给李承乾增加多少助力,而是如何教导和掰正李承乾才是,可惜李世民还是不懂,并再次用错了方法。】

【结果就导致李承乾逼宫谋反,李泰还有了谋嫡之心。】

【而到最后,李世民深知“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于是只能果断立了年幼却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其目的就是要能够同时保住李承乾,李泰,以及李治这三个最心爱的儿子。】

【真是倒也可怜了李世民的一片拳拳爱子之心了。】

【但不得不说,最终导致这种不可挽回的结局,这其中李世民的错误教育行为等,也着实是重要促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