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王贞仪 她们每一个,都是奇迹(第2/6页)

祖籍安徽的王贞仪是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她在数学研究中,注意吸取包括梅文鼎在内的中西算法之长,改进概括,化繁为简,灵活运用,不受旧方法旧思想的束缚,而且王贞仪在《勾股三角解》中还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论述——】

【“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

然其法理之密、心思之微,而未可以忽视。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唯各极其兼收之义。”】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不禁低念着这几句话。

中西固有所异,而亦有所合……唯各极其兼收之义……

自从天幕揭开那百年之久的汉人之耻,刘彻便对那“西方”深恶痛绝,也是不禁推拒反感。

甚至难免有阴暗心思,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有让其消失才是最保险和稳妥的做法。

虽然能不能做是一回事,但也并不妨碍他如是想。

毕竟汉人可是传承于大汉,有着“汉人”之称,那就是他大汉的子民,是他大汉延续下去的见证,所以那百年之久的耻辱和奴役,才当真是让人无法忍受,也不能忍受,所以怎能让刘彻不时时刻刻牢记心里,并且异常警惕?

那自然而然,排斥和反感也必然是由此产生。

甚至不止是“阴暗”心思,刘彻还有过其他念头。

但……现在听到这几句话,却是让刘彻心中不由得一叹——

夫益知理求是,何择乎中西?

世界何其大,他们要不断发展向前,焉知其他国家就不会有更好的东西出来?

所以……刘彻眯了眯眼,所以那些坏的不能进来,但是那些好的,倒也未尝不可,哼哼。

【王贞仪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可也是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

她不仅阅读中外天文著作,还长年坚持夜观天家。

日算星辰,日积月累,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第一个天文数据资料。】

【与此同时,王贞仪还对西洋传入的天文学一分为二,认为“西历虽至密,亦未能言概准”,“有所行,即有所不行;有所是,即有所不是”,她积极宣传阐述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听到这里,历朝历代下,众人又不禁想起之前天幕科普过的宇宙之真貌。

现在想来,也仍是让他们不禁心生震撼。

那广袤无边的宇宙,以及地球,月球,还有那巨大的太阳等等,才窥得一点,就已经是让人震撼连连了。

而且他们还记得,那什么“地圆说”可是一直到了近现代,才算真正的被证实并且更加普及开来。

但是原来在清代,这位王贞仪已然在积极宣传阐述“日心说”了。

知晓甚至确认地球是圆的,并且围绕太阳转……

真不愧是著名女科学家,其眼界和见识,确实是比大多数人要来得更精准和广博。

【除了对探索宇宙星辰的奥秘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外,王贞仪还很酷爱科学。】

【比如王贞仪就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废寝忘食地搞试验。

没有科学仪器,她就卷起衣袖,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地制造。】

【有一天,王贞仪关紧门窗,一个人躲在屋里进行天文学方面的实验。

不知不觉已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她母亲在房门口等了好久,仍然不见她出来吃饭,就非常好奇地从门缝向内张望。】

【只见桌上的水晶灯被悬挂在房梁上当作太阳,小圆桌被扳倒在灯下当作地球,而王贞仪手拿着镜子当作月亮。】

【她一边移动着反复试验,一边不断观察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以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竟是由此弄清了月食等天文现象,而后王贞仪撰写的《月食解》一文,更是精辟的阐述了月食发生,月食和月望以及食分深浅等知识。】

学一门,精一门,却不单要看此,还要看其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