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女诫 她们……当真能如此吗?(第2/6页)

【其体例仿效《论语》,作彼此问答之体,从而阐述封建妇道,共有12章,大致包括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柔和,守节。】

【不过现存的《女论语》,语句均为四言韵文﹐也并非是问答体,所以不太像是唐朝女学士宋若莘的原著。】

【但其中的内容应该是大差不差的。】

一直听天幕说这些,其中的内容难道不好吗?

难道不正确,不应当吗?!

为什么是禁锢女子的思想和自由?为什么是男尊女卑之祸首?

而且……甚至班昭都被批判为“女子之大贼”?!

那她们这些以此为准则的……在后世之人眼里又是什么?

【还有《女范捷录》,为明末儒学者王相之母刘氏所作。】

【此书分有统论,后德,母仪,孝行,贞烈,忠义,慈爱,秉礼,智慧,勤俭,才德共11篇,其中宣扬古代的“贞妇烈女”,以及“贤妻良母”等事迹,称赞《女诫》,《内训》诸书﹐阐发封建伦理的女学思想。】

【最后就是要重点说的《女诫》,其主要是“三从四德”等封建道德教育内容。】

【《女诫》在我国历史上作为对女子实施柔顺之道的教材,影响很是深远。】

【而这四种女子教本,自东汉至明末,先后相继问世和传播﹐由王相逐一加以笺注﹐于明天启四年,即公元1624年,由多文堂合刻为《闺阁女四书集注》,遂成为一套对女子进行封建教育的教材。】

【此后翻印此书,简称为《女四书》,并且广泛流传。】

【其中教人持家和睦,勤俭,慈幼等一些内容,以及用道德榜样去感染他人的教育方法,还有运用便于诵读的韵语编写教材等等,倒也算是“尚有一定的意义”所在。】

秦王宫。

嬴政听到那“贞妇烈女”四个字时,大致就知晓天幕说这些的真正意图。

毕竟先前天幕也不是没有表达过类似的意思。

——好像后世对所谓“贞洁烈女”等观念,可是颇有微词。

而且也评析过类似女子受到禁锢与束缚的负面影响等。

可见再说到这“女四书”,以及这《女诫》等,恐怕其谴责和不满之意会是更多。

【以《女诫》为例,我国古代这些封建道德教条思想,看似是女子行事的标准以及典范,可实际上却压制了女性的思想,从根本上限制了女性的自由,从身到心,从思想到灵魂,完全禁锢在了狭窄的范围和框架之内!】

【如近代一位爱国女学校的伦理教习,便曾在课堂上向学生宣讲道——】

【“……中国之《女诫》、《女四书》,即教成女子倚赖幼稚、卑屈之男子之法之教科书也。对幼稚之人而更自屈于幼稚,对卑屈之人而更自守其卑屈,则中国女子之人格甚可想见矣。”】

历朝历代下,众人一边复杂难言的听着,一边又倏然诧异不已。

“爱国女学校?”

有人抓住了这个字眼。

近代……竟是有专为女子建立的学校吗?

难道是指女子可以外出上学?

汉朝未央宫。

刘彻一时怔然,又是勾起了对后世的探索欲。

【女子思想的解放,和西学东渐是分不开的——】

【其中倡导女子思想解放,男女平等之意,女子也可享受更多平等的权益,于是这些影响了我国古代女性一千多年,甚至近两千年之久的女性观,在客观上起到了极其反动的作用,是必然要批判和去除的,其中糟粕太多。】

【如在《卑弱》篇中,班昭引用《诗经·小雅》中的说法:“生男曰弄璋,生女曰弄瓦。”

以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必须“晚寝早作,勿惮夙夜;执务和事,不辞剧易。”才能恪尽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