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奸臣外敌 当外敌碰上宦官,刺啦……(第2/3页)

朱元璋直接捂头,完蛋,这不好的预感……

还有瓦剌和鞑靼……朱元璋真是连连冷笑。

现在这两大部,再加上一个兀良哈,尽皆臣服于明朝,每年还要向明朝献马朝贡,结果后期又不怎么安分了是吧?!

那后期究竟都发生了什么事?

【事情是这样的——】

【正统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一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政府邀赏。】

【但是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瓦剌赏赐,甚至还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于是就开始借机制造事端挑衅,并且还于同年七月,统率瓦剌各部,分四路大举向明朝内地进行骚扰。】

【这个蒙古族瓦剌部落吧,好歹祖先也统治中原大地将近一百年,后来被朱元璋赶回蒙古草原,以及东北等地,再又经朱元璋多次派兵攻打,内部发生诸多混乱,逐步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分,当然都不可能甘心了。】

【于是永乐以后,在蒙古三部之中,瓦剌部日益强大。】

【而后宣德时期,即明宣宗朱瞻基时期,瓦剌逐步控制了鞑靼,再到正统初年,又征服了兀良哈,于是瓦剌就此统一了蒙古三部,而瓦剌在统一蒙古以后,对明朝更是骚扰不断,逐渐成为明朝北方的严重边患。】

【当时瓦剌的首领是也先,正好一直想着早晚都要打回中原,就是一直找不到借口。】

【结果好嘛,王振这是瞌睡送来了枕头,正中下怀。】

明朝朱棣时期——

朱棣深吸一口气,还是不由得咬了咬牙。

宦官专权……后期宦官专权竟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吗?

其弊端竟是如此之大?

【其实按照原来规定,瓦剌每年到明朝的贡使不得超过50人。】

【但是后来,瓦剌贪图明朝回赐的**越来越大,贡使人数日益增加。】

【到正统初年,瓦剌贡使的人数经常增加到2000余人。】

【而到了正统十四年一月,瓦剌首领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贡使集团,为了多领赏物,又虚报为3000人。】

“这……”

朱元璋张了张嘴,又是咬牙切齿,这瓦剌的胃口还真是大!

也真是胆大包天,贪欲旺盛!!

那这宦官王振不愿意多给瓦剌赏赐,倒也算是——

【瓦剌的胃口为什么越来越大?】

【因为王振对于瓦刺增加贡使,丝毫不加以限制,完全按数给予赏赐,于是才致使瓦剌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大!】

朱元璋:“……”

嘶……怎么感觉脸有点疼?

【王振这个太监擅权,不但不布置加强北方边防,反而还接受瓦剌贿赂,与瓦剌贵族进行走私交易。】

【而且为了获利,王振还让他的死党——即镇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每年私造大量箭支,然后送给瓦剌,而瓦剌则以良马还赠王振来作为报答,同时为了讨好瓦剌,王振还对其贡使加礼款待,赏赐逐渐增厚。】

【除此之外,自从瓦剌与明朝建立“通贡”关系以来,每年都会派出贡使携带良马等货物到明朝朝贡,而后明朝政府则根据其朝贡物品的多少,相应地给予回赐——】

【按我们的优良传统来说,这所谓的“礼尚往来”,于一般情况下,回礼不是同等,就是更好。】

【于是在当时,明朝对瓦剌的回赠也是同样如此——】

【回赐物品的价值肯定要稍稍超过朝贡物品的价值,而且与此同时,明朝也要给对方贡使一定赏赐。】

【也是因此,瓦剌为了获取中原财富,非常愿意到明朝来朝贡。】

汉朝未央宫。

刘彻:“……”

这胃口要是不养叼,那真的也是说不过去了。

明朝朱祁镇时期。

此时是正统十四年,即公元1449年七月十六日,正逢大同告急,朱祁镇打算于明日偕同王振等人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