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威能尽显(第2/3页)

【再之后,四面合围薛仁杲之军队,俘虏其精兵一万余人,平定了陇西割据势力!】

【至此,李世民助力唐朝铲除了来自西北方面的威胁。】

“亲自领兵数十人攻入敌阵,斩贼首级数千个!”

刘彻不禁拍案叫绝:“这秦王之能,可当真是勇猛无前,奋勇当先!”

“这简直就是卓越将才。”

卫青也不由得惊叹,甚至颇觉不可思议。

唐太宗李世民,不止是盛世之君,竟还有如此领兵之能,且身先士卒,为军表率啊。

秦王宫。

嬴政也是不由得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

率军之能,亲身无惧。

四方征战,开疆拓土?

如此秦王吗?

竟与他何其相像!

【武德二年起,太原汾晋流域等陷于刘武周部下宋金刚,李世民上表借精兵三万,亲赴龙门关,踏冰而渡过黄河,与敌将宋金刚对峙,最终以饿军之计致使宋金刚军众逃遁,又亲自率军直追到介州。】

【彼时宋金刚排列南北七里长之军阵,以抗拒官军,导致诸军战斗稍稍退却,被宋金刚军队所战胜,而李世民又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冲击宋金刚军队行阵后部,并且追打数十里,最终得以大败敌众之军队。】

【而这里还有一点可说的是——此时尉迟敬德,即尉迟恭,才刚率领残部八千人去投降和归顺李世民。】

【这之后,李世民竟仍旧命令尉迟恭统率其下士兵,与己方军营混在一起,而部下屈突通认为此行不可,担心尉迟恭会发生叛变,所以向李世民请求不要让尉迟恭率兵,但李世民却说——】

【“昔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毕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

【如此胆识胸襟,如此气魄与率性,也不怪秦王李世民能收拢诸多人才,且尽归他用,忠心不二!】

【以至最后,李世民大败刘武周,宋金刚,成功收复了失地,巩固了唐朝后方安定。】

嬴政深吸口气,也不禁叫了一声好!

如此胸襟与气魄,确实叫人心折啊。

汉朝未央宫。

刘彻听到这里,突然心痒难耐起来。

想起之前天幕说的,何至于送到秦皇身边,他身边岂不是更需要此等难得一求的不世之材!

天幕着实偏心也,哼。

【最著名的,是虎牢之战——】

【武德三年二月,李世民收复并汾二州,大败刘武周宋金刚,武德三年七月,便又统率各军攻打王世充。】

【王世充精兵三万,李世民身陷重围,却命令左右之人先行归营,而他独自一人率军在最后!甚至在王世充麾下勇将率数百骑兵夹道进逼,争先进攻的情况下,几乎将其活捉!】

【并且李世民尤善骑射,箭术无双,张弓箭左右射敌,没有一个敌人不是应弦而倒。】

【之后九月,李世民五百骑兵与王世充一万多人相遇,两军交战,再次大败王世充,斩首级三千,七月以及九月前后俘虏了王世充两员大将,仅王世充本人逃脱。】

【武德四年二月,两方再次对战,李世民依旧亲自挺身冲锋在前,俘获斩首共八千人,致使王世充不敢再出战,只是环城自守,但并非消极抵抗,而是等待窦建德率军前来救援——】

【最终及至窦建德率军将要到来之时,救援之军足有十万余众之多!】

卫青瞬间吸了口气,失声道:“这莫不是要腹背受敌了?!”

【李世民部下因担忧腹背受敌,请求退师到谷州观看形势。】

“这不可!”

蒙恬皱眉:“若是两军交汇,到时想要对付岂不是更难。”

【李世民并没有同意,而是正确分析出当时形势,言明必然不能让王世充与窦建德军队合并。】

【然而李世民部下又请求解围到险要之处,以等候敌军内部生变,李世民仍是没有同意,而是留下诸多将士以包围王世充,自己则亲自率领骑兵三千五百人奔赴武牢。】